祝福網

首頁 > 範文 > 工作計劃 > 工作計劃大全 / 正文

街道上半年工作計劃

2022-12-23 工作計劃大全

  想要把一條街道管理好,就需要做出詳細的工作計劃。下面是祝福網的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街道上半年工作計劃”,供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祝福網!

  篇一:街道上半年工作計劃

  20XX年,街道黨工委將以科學發展為統領,群眾工作為主線,審勢聚力,夯實基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打造亮點,努力開創經濟社會各項事業新局面。

  一、突出發展重點,建“富居工程”,打造“實力”

  強化項目建設,推進總投資4.5億元、建筑面積13萬平米的商貿城三期改造開工建設;加快槐云、后峰西、東西澇臺等13萬平米商品樓開發建設;督導相關社區做好配套費上繳、土地出讓、房產證辦理及釘子戶拆除等舊村改造收尾工作,不留后遺癥;盤活現存2.3萬平米閑置工業廠房;加快后峰西界石鎮220畝匯峰生態園建設,大力發展綠色循環經濟。委托中介機構對改居村進行資產審計,選擇1-2個成熟社區試點推行集體經濟資產改革,量化股權,變居民為股民。加強與企業溝通,為其出謀劃策,幫助破解發展難題。

  二、夯實穩定基點,建“安民工程”,打造“平安”

  加大社會矛盾調處力度,建立法院、資深調解工作者等共同參與的信訪案件聯合處結機制,對等重點案件,定包案領導、定解決方案、定處結時間,力爭重點人員穩控在當地,年化解積案3起以上。開展“六五”普法進社區活動,印發《普法讀本》發放到居民手中,并適時在電視臺舉辦法律知識競賽。加強新建居住區技防建設,新增探頭200個,擴大聯防系統的覆蓋面。完善應急管理、安全生產、森林防火“三個”體系,從源頭抓防范,落實監管責任,確保全年無重大責任事故。通過實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一步保障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提高街道依法行政水平,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促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促進黨風廉政建設,轉變執政理念。通過貫徹落實《條例》,使全處機關工作人員牢固樹立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的執政思想和服務理念。

  三、再造宜居亮點,建“秀美工程”,打造“美麗”

  規劃設計特色旅游項目,打造融國際、兩個海水浴場于一體的濱海景觀休閑帶。以創建“綠色生態社區”為抓手,開展“家園美化”活動,力爭20XX年有人居住的新建小區綠化、美化、硬化全部到位。對西澇臺、頤和等老舊小區跟進改造,把惠民工程辦好。在先期拉網式排查,建立臺帳的基礎上,拿出城市精細化管理辦法,切實做好社區環境保護和衛生管理工作,建立包網格領導、社區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直接負責人“四位一體”的管理體系,層層簽訂責任狀,定職責、定標準、定考核,定期檢查通報,并設立管理基金,引入獎懲機制,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動態化、常效化,管理平臺督辦案件的按期處結率達95%以上。

  四、貼緊民生熱點,建“民本工程”,打造“和諧”

  繼續推進社區服務中心建設,確保村3000平米年內建成,東澇臺、畢家疃各3000平米年內開工。總結XX園大社區管理的成功經驗,整合村改居與鄰近城市社區的計生、保障等管理服務平臺,打造群眾滿意的服務網絡。引入競爭上崗機制,加大考核獎懲力度,組織城市社區干部培訓2次,建立高素質的社區干部隊伍。健全困難黨員、貧困家庭、困難學子、殘疾群眾、失業人員檔案,結對幫扶,讓溫暖之花在長開。不斷提升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水平,爭取參保率在2023年的基礎上再提高一個百分點。

  五、凸顯文化特點,建“素質工程”,打造“文明”

  充分發揮市文聯藝術家協會特有文化優勢,不斷豐富“之韻,共舞和諧”文化品牌內涵,年舉辦廣場文藝演出30場,開展以“鄰里節”為主題的社區活動95場次,組建90人的老年人藝術團,輻射帶動街道文化活動的開展。依托“道德大講堂”組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20場次,用典型人身邊事,教育人引導人,不斷提高居民素質和道德水準,推動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廣泛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

  六、立足宗旨原點,建“民心工程”,打造“合力”

  組建以山大、黨校教授,大學生志愿者為主體的十八大精神宣講團,以黨員干部為重點,輔以微型黨課、法律課堂、黨風教育,巡回宣講、培訓;結合十八大精神開展“黨心連民心”等系列實踐活動,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實處。在村改居社區推行“陽光黨務政務”工程,健全議事機構,規范議事程序,公開操作,接受監督,公心做事。在機關試行科室及工作人員目標責任考核評價,激發想事、干事、成事的熱情,爭創一流業績。做好“兩新”黨組織的擴面工作,爭取街道規模以上非公經濟組織黨組織覆蓋率達到100%。深入開展“黨員積分考核”、“紅色關愛”、“黨內幫扶”等系列活動,增強黨組織的向心力。

  篇二:街道上半年工作計劃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及市委第十四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加強社會管理創新,提升服務民生水平”為著力點,以落實“五位一體”工作要求為目標,全力加強和諧街區建設,為市加快建設國際化窗口城市和國際示范區貢獻一份力量。

  一、積極探索、創新,推動“五有一創”工程邁上新臺階

  一是要深入推進“五個表率”活動,加強街區領導班子建設。并將著重加強對社區黨組織書記和黨務工作者的培養和績效考核;二是要合理規劃和完善社區新辦公場所功能建設及整合合并社區黨組織人力資源,滿足工作和服務居民的需要;三是要在夯實“服務型”黨建特色社區創建工作基礎上,探索基層黨組織服務民生工作新模式。“七一”期間,評選1-2個典型特色社區;四是要推行高效、便捷的管理與服務模式。依托社區“網格化”管理方式,積極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指導與協調作用,向轄區居民提供近距離服務。

  二、加大力度,推動基層組織反腐倡廉工作向縱深發展

  20XX年,將以“五權”建設工作為抓手,加大力度,抓好抓實街區懲防體系和反腐倡廉工作。一是認真落實“三重一大”制度,規范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二是嚴格規范辦事程序和黨務公開制度,打造街區“陽光黨務、政務和居務”;三是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和對街區干部履職情況的效能監察,增強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四是加強懲防體系和反腐倡廉宣傳教育活動,特別是加強《廉政準則》和預防職務犯罪方面的學習教育,打造廉潔、向上的街區班子和干部隊伍;五是開展“規范服務,溫暖”的主題月系列活動,轉變街區干部工作作風,增強文明服務的責任感;六是結合各社區的實際情況,加強陣地建設,抓好廉政文化進社區活動,營造風清氣正的濃厚氛圍。

  三、提高質量,推動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實現新跨越

  一是協同紀工委開展“規范服務,溫暖”的主題活動,提升街區干部職工文明服務意識;二是建立宣傳和信息獎勵制度,加大機關、社區宣傳工作和信息報送力度,努力擴大街的影響力;三是加強機關、社區干部職工思想政治學習,與時俱進,提升政治理論素養;四是開展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載體活動,滿足居民文化生活需求;五是協同機關各科室和社區,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

  四、轉變方式,探索街區城管和衛生工作管理新模式

  一是堅持以利民、便民、安民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積極聯系專業清掏人員切實解決轄區馬葫蘆、化糞池堵塞等衛生設施基本問題;二是以街區管理為原則,統一管理轄區廣告招商位,努力杜絕室外空間亂設廣告影響居民生活設施、影響環境現象;三是成立街道科協組織機構,選推2-3個社區率先組建社區科普協會組織;四是協調城建部門,配合做好“暖房子工程”。

  五、健全體系,全面提升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水平

  20XX年,街將以建立健全社會管理服務體系為重點,全力提升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水平,維護街區和諧穩定。一是加強治安防控機制落實,推進平安街區建設。整合全街區社會治安防范力量,建立和完善以公安干警為主體、街區工作人員協調配合、居民百姓共同參與的網格化治安防范管理結構,將轄區人、事、物等全部納入網格中,使網格管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實現精細化管理;二是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強化人民防線建設。通過積極組織流動人口參與社區活動,融入社區生活。為流動人口營造了溫馨和諧的“大家庭”氛圍,為打造國際化窗口城市營造和諧氛圍;三是創新幫扶活動載體,加強“愛心幫扶”體系建設,加強對特殊群體的幫扶救助工作;四是要把信訪工作作為服務民生工作的要務來抓。街道和各社區要積極做好群眾的矛盾排查和接訪工作,多深入居民,調查了解,努力把上訪變為下訪,以維護街區的穩定。

  六、創新工作,機關科室工作重心向服務民生傾斜

  1、創新計生工作思路,建設新型服務型社區。20XX年,街道計生工作以積極創建“關注人口,服務家庭”品牌為重點,全力打造“滿足社區居民需要,提供優質服務”的服務型星級社區,把社區的計生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提升部門形象和服務群眾水平。

  2、轉變工作形式,為服務對象提供保障服務。一是對體弱多病的下崗失業人員進行醫療保障。通過聯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定期義務為體弱多病的下崗失業人員進行身體檢查及康復指導,同時帶動更多的下崗失業人員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享受更優惠的醫保待遇;二是豐富退休人員業余文化生活。街道和社區適時為退休人員搭建文體比賽平臺,豐富退休人員的文化生活,增強了解與溝通,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讓退休老人感到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3、加強社會救助工作,使弱勢群體得到幫扶。一是開展“民政脈動總關情”民政民生政策宣傳月活動。通過民政民生政策宣傳月活動,打消群眾對政策變化的顧慮,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民政政策的知曉率、滿意度和支持率,也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社會救助活動中來;二是積極開展紅十字救助活動,爭取社會各界力量的支持,提升街區救助能力,使更多的弱勢群體得到幫助。

  4、殘聯搭建服務平臺,開展愛心活動。一是為社會愛心奉獻者舉辦一次全街道大型公益性現場救助貧困殘疾人活動;二是擬定籌備殘疾人服務微博。

  七、大力配合,群團組織要主動發揮各自的積極作用

  1、著力深化團干部“五個一”系列幫扶活動。一是建立健全各項工作機制,擴大幫扶青年范圍并實現分類管理和分類幫扶,對所幫扶青年情況進行跟蹤反饋;二是建立結對幫扶QQ群,將團干部與幫扶青年納入其中,實現經常性溝通,青年們有問題、有困難第一時間進行了解,并著手解決;三是實行優秀團干部獎勵機制,鼓勵團干部投身社會公益事業。

  2、成立“巾幗愛心媽媽”服務站,為婦女兒童提供幫扶。20XX年,街道婦聯以成立“巾幗愛心媽媽服務站”為契機,將采取動員社會各界力量捐贈的辦法籌集救助資金,并組織開展各項結對幫扶活動,為貧困婦女兒童以及留守兒童解決實際困難,實現家庭穩定和社會和諧進步。

  3、切實開展各項活動,豐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20XX年街道老關體協將鞏固和壯大老協隊伍,努力發揮老協的積極作用。一是依托社區新活動場所,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二是積極開展關心下一代教育和幫扶貧困學生、兒童活動。

  篇三:街道上半年工作計劃

  20XX年,街道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致力“五大發展”,進一步鞏固和擴大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結合街道實際,以“一個團隊”為主抓手,以“兩輪驅動”為主引擎,以“三大板塊”為主戰場,精準施策補短板,聚焦中心快發展,著力提升社會各界關注度和群眾滿意度,加快建設“品質XX”。

  一、抓好“一個團隊”,解決發展能力之短板

  打造一支“簡單、盡責、激情”的干部團隊,激發發展動力和活力。一是善于創新,補“觀念不新”短板。圍繞“五四三”、“美麗鄉村示范縣創建”等各項重點工作,創新工作方法。大力倡導微信工作法,建立“聚沙成塔”微信群,振奮干部工作精神狀態,街道“五水共治”、“四邊三化”、市集鎮建設管理、農村環境整治等工作連續數月在全市鄉鎮街道爭先排名中位列第一。二是精于培養,補“能力不足”短板。打造辦公室“微團隊”,以辦公室為單位,注重對科室每一位干部的培養,做好“以老帶新、以新扶老”文章培養提升干部能力素質。通過聯村和寫作“一武一文”兩條途徑,培養干部能力。三是勇于擔責,補“擔當不夠”短板。把“這是我的責任”當成身體力行的口號,增強看齊意識,借勢而為,用足政策,對上面負責;由一把手帶頭,到最困難的地方去,到最前線去,拍最有風險的板,頂最難承受的壓力,為團隊擔當,對下負責。

  二、推進“兩輪驅動”,解決發展動力之短板

  建設工業升級版,打造“城北鄉村休閑旅游帶”,推進全域旅游。

  工業強市:一是培養單打冠軍和龍頭企業,補“缺領軍”短板。繼續為申達電氣公司、XX國XXX有限公司等轄區企業開展細致入微的“店小二”服務和“暖企解困”行動,幫助企業解決項目技術改造、企業轉型升級等政策問題。二是做強產業園孵化功能,補“缺容量”短板。對規上工業企業做全面摸排分析,挖掘潛力,由主要領導帶隊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對企業開辟“一站式”服務綠色通道。三是大力發展新興產業,補“缺檔次”短板。持續推進“騰籠換鳥”和“退二進三”,發揮XX商會優勢,培育一批帶動性強、投資規模大、技術水平高、市場前景好的項目,發展創新中心、文化產業等現代服務業。做好“互聯網 ”文章,打造“一園兩帶三村”電商大格局。

  旅游富民:一是打造“環城北休閑帶”,補“定位不清晰”短板。堅持全市域定位,高起點規劃,明確街道旅游定位為環城北鄉村休閑旅游帶,依托于城市,服務于城市,構筑“一帶兩片一線”全域旅游新格局。二是精準旅游項目,補“謀劃不到位”短板。有機融合街道“山、水、田、林、湖”等全部旅游資源,主動對接東華理工大學,研究“海底世界”XX石林科學開發,著力打造“旅游 研學”品牌。做深大青坑“水口公園”開發項目。三是加快招商項目落地,補“投資不充分”短板。高標準開展招商,主動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XX主題公園”等大型項目落戶城北新城。做強做大靈泉生態休閑觀光園和夢泉生態園2個招商項目,發展景觀農業和現代農業相結合的農業綜合體。

  三、種好“三塊自留地”,解決發展活力之短板

  緊緊圍繞主城區、城郊結合部、農村等三大區域,對癥下藥,精準施策。一要優化升級,補城市品質化之短板。緊扣“宜業、宜居、宜游”的城北新城建設目標,扮靚XX城市“客廳”,打造精品繁榮的服務業,打造優美舒適的居民區,打造要素完備的旅游城。在創新社區管理上,積極發揮社區、社工、社團“三社聯動”作用,堅持“一社一品”不動搖,為居民建起一座“幸福驛站”。二要加快融入,補城郊城市化之短板。繼續做好重點區塊土地征遷工作,持續發揚蠻拼精神,完成“五家山地塊”和“金家棚戶區”等街道最后2個大的土地征遷項目。要做好城鄉連通,提升杭長高鐵XX段無違建圈,提升城市第一印象。配合做好XX嶺、XX小區等7個拆遷安置小區配套工程建設,使城郊真正融入城市、農民真正變成居民。三要打造樣板,補農村特色化之短板。圍繞以“離城最近的農村”打造“離城最遠的風味”這一定位,深化“XX—大陳”村歌文化風俗線,融入XX階“金釘子”、“海底世界”XX石林等旅游資源。進一步鞏固“純無豬街道”、“無違建街道”成果,加快建設鄉村靚麗、農民富裕的XX新農村。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工作計劃   街道計劃   上半年工作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