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故事 > 歷史故事 / 正文

關于長征的故事2023匯集

2023-01-04 歷史故事

在漫長的歷史中,瀘定橋是四川和西藏之間茶馬古道的交通咽喉,是中華邊陲民族和睦、國家統一的安定橋,更以長征勝利飛奪瀘定橋的偉大壯舉和英雄業績而名揚中外,以“十三根鐵鏈托起一個共和國”載入中國革命的光輝史冊。今年9月中旬,本報記者重返瀘定橋,感悟那段烽火歲月。

“走完二百四,趕到瀘定橋!”

急行奔襲創奇跡

到達海拔1300米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急促的呼吸和強烈的陽光讓人體會到高山峽谷地區的氣候特點。置身瀘定橋,橋的兩端各建有亭式橋樓,北端緊鄰瀘定縣城,不時有孩童歡快地從橋面跑過,留下一串銀鈴般的笑聲,回蕩在這座81年前曾歷經一場激戰的瀘定橋……

在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里,展廳入口處的幾個大字震撼人心:讓歷史記住這一刻,1935年5月29日。館內一幅幅圖片和一件件實物,再現了當年紅軍將士一往無前的英雄壯舉。

紅軍突破天險大渡河之后,要用僅有的幾只小船將幾萬紅軍渡過河去,最快也要一個月的時間。而國民黨的追兵緊追不舍,形勢十分嚴峻。危急之下,中央軍委當機立斷:由紅一軍團二師和紅五軍團組成的左縱隊5月27日從安順場出發,三日內行軍320里奔襲瀘定橋。時任二師四團政委的楊成武在回憶錄中是這樣描述這一帶的:“蜿蜒曲折,忽起忽伏的單邊羊腸小道……稍不小心就有掉下去的危險。”加上河對岸敵軍不斷組織火力向部隊射擊,左縱隊還要繞道行軍,更增加了行軍的距離和難度。

中央軍委第二天發出命令,限左路軍先遣團在29日奪下瀘定橋。命令比原定部署提前了一天,離限期不足24小時,而距瀘定橋還有240里的路程,兩天的路必須一天走完。全團干部立即分頭深入連隊,邊行動邊召集營、連干部們分頭向戰士作動員。“走完二百四,趕到瀘定橋!”這氣壯山河的口號,成為全團的信念和目標。

傍晚,瓢潑大雨又下了起來。雨水濕透了戰士的衣服,連續10多個小時的急行軍,還沒有吃過一頓飯。雖然疲憊不堪,但戰士們的情緒卻十分飽滿。“走不動,就找一根木棍拄著;餓了,就抓一把生米送進口里;渴了,就捧一把雨水喝喝。”講到這里,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的講解員楊菲菲眼角有些濕潤了,她告訴記者,每次講解到這一部分,她都難以抑制自己的感動,很多觀眾也都為紅軍戰士的勇毅和堅韌而動容。“我是土生土長的瀘定人, 從小聽著飛奪瀘定橋的故事長大,如今我能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段蕩氣回腸的歷史,真的很自豪!”

“走完二百四,趕到瀘定橋!”這一堅定的信念像一團烈火,一直在戰士們的心中燃燒。就這樣,紅軍指戰員硬是在29日凌晨趕到了瀘定橋。

“同志們,跟我前進!”

狹路相逢勇者勝

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公園距瀘定橋600米,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就是22根花崗巖石柱。22根石柱代表著當年22位飛奪瀘定橋的勇士。紀念碑碑體為鐵索抽象幾何體造型,錯落有致,與碑體緊緊相連的前部平臺上,屹立著兩尊在鐵索上攀援前進的紅軍戰士銅像——一個舉槍射擊,一個揮臂投彈。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