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故事 > 民間故事 / 正文

經典中國古代民間故事

2023-01-09 民間故事

相傳,唐朝時候,牡丹山里有一個小樵童,是一個貧苦人家的孩子,父母早亡,一個靠打柴為生,小樵童酷愛牡丹,砍柴時遇到牡丹,總是要為它理理枝,澆澆水等,從沒有毀壞過一株牡丹。

樵童每天上山砍柴,總要經過山坡上一個石人身邊。石人不知是從什么時候就立在這里了,有模有樣的,十分可愛。上山時,樵童把干糧袋子往石人手脖上一掛,說:“石人哥,你吃吧!”下山時,又取下來,笑笑說:“石人哥,你不吃,我可要吃了!”在山中打柴,難得遇見生人,樵童對石人也感到很親熱,有時還對著它自言自語,訴說自己的心事,他感到,石人哥能聽得懂。

轉眼間,小樵童長成了十七八歲的年輕后生。一天,他照例打完一擔柴,下山時,到石人前,準備休息一會。忽見一年輕女子從石人背后閃現出來,樵童感到異常驚訝。樵童轉身要走,那姑娘卻攔住了他,告訴他她叫花女,孤身一人,愿與他結為百年之好。樵童聽后連連搖頭,說道:“花女大姐,咱們倆素昧平生,一無媒,二無證,此事不妥。再說,我很貧窮,跟了我,你會受苦的。”花女說:“石人為媒,牡丹山作證,不行嗎?若我們結為夫妻,憑我們的辛勞,我們會好起來的。”樵童仍然不肯:“石人和牡丹山能作媒證嗎?”話音未落,沒想到石人竟開口說話了:“老弟,我就當媒人,你就答應吧!”說罷,石人手上現出一顆明晃晃的珠子:“拿去吧,這叫二花長生珠,可作為你們的媒證。”樵童又驚又喜,從石人手中接過寶珠,對石人拜了又拜:“石人哥既肯作媒,這是上天有意,我答應了。”花女高興地笑了。樵童和花女挽手正在離開,石人又告訴他們:“這顆寶珠,你們夫妻二人轉換著,每天都要噙在口中一個時辰。否則,你們夫妻就會拆散。”樵童忙問:“為什么呢?”石人說:“一百年后再問我吧。”說罷,便不再開口。

春去冬來,一百年過去了。樵童和花女都已白發蒼蒼,可奇怪的是,他們雖然都已年過百歲,仍然身強體壯。樵童每天上山砍柴,花女在家操持家務,二人生活得和睦幸福。這一天,樵童再次來到石人身邊,說道:“石人哥,一百年已經過去,你能不能再開金口,告訴我為什么我們要每天噙那寶珠呢?”石人真地開了口:“老弟,那顆寶珠本是一丸仙丹,噙到口中百年以上,你就可以長久地活在這牡丹山里。”樵童說:“說真的,我真不想離開這牡丹山,可現頭發都白了,還能活多久呢?”石人告訴他:“回去后,你把那顆寶珠等他兩半,你和花女各吃一半,你就全明白了。”

樵童回到家,依言把那丸仙丹一分為二,他和花女各吃了一半。霎時,樵童變成了仙童,花女復原為仙女。清風吹來,他們飄飄悠悠地飛上了云天,整個牡丹山盡收眼底。

原來,花女是牡丹山上的紫花仙子。她愛上勤勞誠實又酷愛牡丹的樵童,帶仙丹一顆,讓護花仙翁做媒,與樵童結為夫妻,寧愿在人間受苦百年,決心超度樵童成仙。

樵童與花女升上云天,從空中飄下一黃一紫兩條手帕,落在地上,立即化作兩棵牡丹。一株開黃花,一棵開紫花,花朵奇美。都說它們是樵童和花女的化身。黃花最美,人稱花王;紫花稍次,人稱花后。即后人所說的姚黃和魏紫。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