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心得體會 > 讀書心得 / 正文

讀水滸傳有感錦集(通用30篇)

2024-05-05 讀書心得

讀水滸傳有感錦集(通用30篇)

讀水滸傳有感錦集 篇1

《水滸傳》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古代文人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富的文學遺產。這部長篇名著主要描寫了北宋徽宗宣和年間,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的傳奇故事。他們的斗爭事跡被染上了濃厚的傳奇色彩,在民間廣泛流傳至今。

這部名著整體上可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描寫了官逼民反、百姓起義、轟轟烈烈大聚義;后半部分則主要描寫了他們豎起”替天行道“大旗,接受招安,東征西討,最終凄凄慘慘鳥獸散的結局。小說真實地描寫了封建社會中的基本矛盾,深刻地揭露了統治集團的罪惡,大膽地歌頌了造反的英雄,藝術地再現了中國古代人民反抗斗爭的發生和發展的規律,這在整部中國文學史上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縱觀全部,本書自始至終都特別突出忠與奸的斗爭。《水滸傳》中的”義“雖然也難以擺脫儒家倫理的羈絆,但主要還是表現了下層,群眾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而團結一致,戮力相助,進而”濟困扶危,殺富濟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反封建的意義。至于”忠“,雖然也有忠于梁山事業的內涵,但主要還是指忠于封建君王。且”忠“與”義“之間,忠又處于主導地位。

小說中的主人公宋江就是”一生忠義“的代表。他曾經憑著自己的聲譽和才能,將梁山事業上引向興旺發達,但他同時又在”忠義“思想指導下,堅持了一條”只反貪官,不反皇帝“的道路,所謂”身在水滸之中,心在朝庭之上,一意招安,專圖報圖“,最后領導義軍歸順了朝庭,去打”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并自己走向了絕路。小說在表現宋江等最后被奸臣毒死時,還頌揚了他的忠心不負朝廷,而皇帝也不負忠臣。在主觀上只是想表明”自古權奸害忠良,不容忠義立家幫“,而不想否定宋江他們的投降歸順,但小說事實上描寫了宋江因接受招安而最后走向悲劇,在客觀上還是對投降主義作出了有力的批判。這應該說是現實主義的勝利。

《水滸傳 》是一部政治性很強的小說。但長期以來廣大群眾之所以喜愛這部小說,不僅僅是由于它宣揚了忠心報國或描寫了階級斗爭,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歌頌了英雄,歌頌了智慧,歌頌了真誠。《水滸傳》中的不少英雄都”力“和”勇“的象征。他們有的能空手打虎,有的能倒拔楊柳,并且還殺貪官污吏,抵千軍萬馬,一往無前。他們智取生辰綱,三打祝家莊,有勇有謀,出奇制勝,其斗爭的計謀和策略實為后人所贊嘆。特別是李逵、阮小七、魚蝦知深等一些人物,不拘禮法,不計名利,不做作,不掩飾,”任天而行,率性而動“,保存了一顆與封建理學相對立的”絕假純真“的童心,更為廣大群眾所喜愛。

《水滸傳》是一部思想內容很豐富的小說。它沒有給讀者揭示出梁山泊這支隊伍的基本性質,沒有告訴讀者這是一支以什么樣的階級成員為基礎構成的隊伍,只是著力刻畫了一群代表性人物。人們也只能以這些代表人物亦即隊伍的領袖人物去理解這支隊伍的性質,看他們是在什么樣的社會沖突下走上梁山的。

”逼上梁山“是群眾形容梁山好漢落草原因的諺語,其實上梁山的并不全是被副的,逼法也各人不同。最典型的當推林沖。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不是城市貧民,更不是農民。由于高衙內企圖霸占他的妻子,設計陷害,使他成了囚犯被發配滄州,而后又火燒草料場要置他于死地,”閃得他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為了求活他不得不上梁山。逼使他落草的,是大官逼小官的矛盾,與地主官僚壓迫農民無關也不是在租稅災害的迫害下無法謀生才鋌而走險的農民起義的標準原因,而是任何社會中都有的與對立無關的強者欺凌弱者的現象,同一階層內部也可以大量發生,打不上什么階級烙印。那情況與高俅逼走王進一樣,是與階級利害無涉的私人恩怨的爆發。

與林沖出身相似的是曾任殿前制使的楊智。他因失陷花石綱而丟官。如果他要參加起義,正該去參加因花石綱而逼反的方臘隊伍。可是他累遭挫折,仍一心想搏得一個封妻蔭子。殺牛二事件使他被發配到大名府,而他又甘心為梁中書送贓禮效勞,直到生辰綱丟了,才不得不以到二龍山落草轉入梁山。而這也和揭竿起義的農民革命不相干。

魯智深也是軍官,在提轄任上因仗義救人,三拳打死鄭屠,官府追捕下被逼削發為僧;后又因仗義救護林沖在東京不得安身,流蕩江湖而落草。他的身份與落草的原因也和農民反抗地主的起義無關,倒是因仗義而嘯山林這一點卻是許多梁山好漢集結的最大原因,稱之為”聚義“。那一群俠義之士聚集在一起行義俠之事才是《水滸傳》給予讀者的最重要的意向,這個意向在小說中壓倒一切。

使梁山泊走上興旺道路的晁蓋一伙的入伙起因是打劫生辰綱,這也是江湖上通行的奪取”不義之財“的俠義行為。劉唐的報信,阮氏三雄的撞籌,公孫勝的奔來參加都是沖著”義“字來的。晁蓋的身份是當保正的莊主,從江湖上的角度可稱得上是”開明地方“;吳用是教書先生,可稱鄉村貧民;公孫勝是道士,劉、唐、白勝是無業游民,只有阮氏三雄是漁民,可排得上是農民,而且受官腐的捐稅勒索。但他們所向往的只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的快樂生活,入伙也是因為有仗義的莊主晁保正牽頭。官兵來捕捉的戰爭中他們還唱著”忠心報答“趙官家”,哪有反王權的氣息!《水滸傳》少數幾個出身農民的也都是江湖氣重于泥土氣,只有李逵的哥哥還像個農民,偏偏他正是反對李逵落草的。

《水滸傳》中的地主,晁蓋不必說,史進的父親史太公,桃花莊的劉太公,宋江的父親宋太公,孔明、孔亮的父親孔太公,穆弘、穆春的父親穆太公,等等,無論從肖像描寫還是從性格描寫,都是仁善之輩。只有陷害解珍兄弟的毛太公和沂水縣陷害李逵的曹太公才是負面形象,而好壞則是以與梁山好漢的關系,即以“義”來劃線的。小說中幾乎沒有出現過地主欺壓農民的鏡頭,作者的標準是義與不義,而不是以地主與農民的對立的關系為準的。

宋江是地主出身的縣吏,和江湖好漢結交,仗義疏財出了名,他因通風報信救了晁蓋一伙,殺凈婆惜(是因救晁蓋通梁山惹的因)而出逃,累遭動難,都是梁山好漢仗義營救脫的險,而他仍不肯落草,后因江洲一線,事情鬧砸了才上山,終于當上了梁山之主。其他如戴宗、李逵、張橫、張順、石秀、楊雄、孫立、孫新一伙,青洲三山,飲馬川一伙等等,也都是慕宋江之義和梁山泊的名聲投奔入伙的,連降將呼延灼,關勝也盡是悉于宋江“義氣深重”上的山,只有盧俊義是因為山寨慕名邀他聚義不成,才逼他上絕路,營救出來后,感于恩義入伙的。情況雖不同,題目都是一個:江湖義氣。

招安以前的歷次戰爭也無不為了“義”。燕順、花榮等打青洲是為了救宋江,大鬧江洲也是為了救宋江,三打祝家莊是因為石秀一伙為祝家莊所困辱,打高唐州是為了救柴進(收呼延灼之戰也由此引發),三山聚義打青洲是為了救孔明、孔亮,打華洲是為了救魯智深和史進,打大明府是為了救盧俊義、石秀(收水火二將之戰是其余波),打曾頭市是為晁蓋報仇,打東平、東昌府是因為山寨位置擺不平,為了免傷義氣以攻城為卜,打泰安洲是為了策應燕青,鬧東京雖算不上戰爭,也興師動眾,大費周張,只是為保護宋江一伙去東京看燈進行的窺探活動。這些小說中最熱鬧的地方都是為了表現江湖義氣而寫的。

梁山泊打的旗號是“替天行道”,簡單點說也就是為人間打抱不平。黑暗無能的官府所不能解決的人間不平事,由“義”來伸理,來誅殘除暴,這就是“替天行道”的確切含義。“替天行道”是“行使俠義”的另一種說法,是更冠冕的名稱。

招安以后雖然稱“義”作“忠”,幫朝廷去打別的強盜了,對打擊的對象來說可以說很“不義”了,但宋江一伙仍然講著義氣,儼然是宋王朝軍隊中一支特殊的用義氣團結起來的集體,但這時比起占據山寨的時候來,味道已大不相同,似乎有了點缺陷,這也許就是《水滸傳》后半部分講史部分在形象上也差了些的緣故吧。

總之,《水滸傳》以其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向人們展示了一幅廣大人民與封建官僚勢力英勇抗爭的社會圖景,不僅使讀者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當時的社會狀況,而且更反映了人民力量的偉大,使得這部長篇巨著有著更為深遠地歷史和現實意義。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