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高考 / 正文

2023年安徽高考語文試卷及答案(word版)

2023-05-19 高考

2023年安徽省高考語文科目考試試卷已經出爐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由祝福網編輯為大家整理的“2023年安徽高考語文試卷及答案(word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2023高考全國乙卷語文試卷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 現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與西方敘事作品的定點透視不同,中國傳統敘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動的視角或復眼映視式的視角。

流動視角的所謂流動,就是敘事者帶領讀者與書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視角,實行“三體交融”:設身處地地進入敘事情境,主要人物變了,與之交融的敘事者和讀者也隨之改變視角。讀《水滸傳》的人可能有一個幻覺,你讀宋江似乎變成宋江,讀武松似乎變成武松,這便是視角上“三體交融”的效應。中國古代句式不時省略主語,更強化了這種效應。比如武松大鬧快活林:武松一路喝過了十來處酒肆,遠遠看見一處林子。搶過林子背后,才見一個金剛大漢在槐下乘涼。武松自付這一定是蔣門神了。轉到門前綠欄桿,才看見兩把銷金旗上寫著“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的對聯。西方小說往往離開人物,從另一視角描寫環境,細及它的細枝末節、歷史沿革,以便給人物活動預先構建一個場景,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繪那座偉大的建筑時,就先用了數十頁篇幅。而這里的視角則幾乎寸步不離地隨武松的行跡眼光游動,武松看不到的東西,讀者也無從看到。游動視角不僅緊隨人物眼光,也投射了人物性情一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俠中不失精細,看清環境才動手;換作李逵恐怕就板斧一揮圖個痛快了。

流動視角有時也采取圓形軌跡。《水滸傳》中楊志、索超大名府比武,采取由外向內聚焦的圓形視角;梁山泊軍隊攻陷大名府,采取由內向外輻射的圓形視角。楊、索比武本身著墨不多,卻寫月臺上梁中書看呆了;兩邊眾軍官喝彩不迭;陣面上軍士們竊議,多年征戰未見這等好漢廝殺;將臺上李成、聞達不住聲叫“好斗”;觀戰的諸色人物各具身份神態。金圣嘆的眉評甚妙:“一段寫滿教場眼晴都在兩人身上,卻不知作者眼晴乃在滿教場人身上也。作者眼睛在滿教場人身上,遂使讀者眼晴不覺在兩人身上。”流動視角妙處在于:看客反成被看客,著墨不多自風流。

楊志比武的描寫,是在單純中求灑脫;大名府陷落的描寫,千頭萬緒由何處者手?敘事者心靈手捷,一下子捉住了梁中書追然知喪天天的身影和眼 光,菜一翔而收擾千絲牙續,行文設有社果中書輕易脫險,而是在他遞遍東南西北四門和三閱南門的過程中,由內往外地輻射出圓形的視角,把瞬同遍及滿城的戰火統一于一視角可以分為內視角、外視角和旁視角等處在不同層面上的類型。視角的流動,可以在同一層面上采取對位的、波浪狀的或者圓形的種種流動方式:也可以在不同層面上人的眼光之中。

采取跳躍的或者臺階式的流動方式。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有一則二百余字的故事,使用有如昆蟲復眼一般的視角,它先用外視角,寫翰林院一位官員從征伊梨,突圍時身死,兩晝夜后復蘇,疾馳歸隊隨之,作者和翰林院一位同事問起他的經歷,采取他“自言被創時”的方式轉向內視角。內視角把人物在生死邊緣上迷離恍惚的意識滑動,寓于靈魂離體后的徘徊,簡直是某種意識流的寫法。最后作品又轉到旁視角,借同事之口表達對這位官員的贊嘆。復眼映視式視角的運用,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情節功能、深度心理功能和口碑功能,因而這篇筆記簡直成了視角及其功能的小小實驗室。

(摘編自楊義《中國敘事學:邏輯起點和操作程式》)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三體交融”指敘事者以作品主要人物的視角,帶領讀者跟隨人物進入敘事情境。

B。西方語言沒有不時省略主語的句式特點,敘事時較難將人物和場景融為一體。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2022安徽高考語文試卷   2022安徽高考語文真題答案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