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心得體會 > 工作心得 / 正文

2023年外語系支部工作心得體會(通用8篇)

2023-03-31 工作心得

2023年外語系支部工作心得體會 篇8

現在大家基本公認,如何把農民組織起來,是破解三農問題的關鍵問題之一。筆者長期在基層工作,曾經先后兼任過三個村的支部書記,下面就如何組織農民問題,談點自己的體會和思考。

先講三件小事:

1、94年5月中旬,我到**鄉百合村兼任村支部書記,該村是個癱瘓村,因與鄰村鬧土地官司,人心渙散,治安混亂。當時正是農民點花生和種西瓜的季節,由于天氣持續干旱無雨,農民花生點種不上,種西瓜都是用桶拉水,村里的電也停了好長時間,農民累一天,還得摸黑吃飯,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同情之心不禁油然而生。我帶領村干部首先疏通了線路,接著解決水的問題。我召開村組干部會問大家怎么辦,大家一致的意見是打井。時不我待,聯系打井隊,分組召開群眾大會,村組干部忙乎起來,短短十天時間三個組打了37眼塑料管(家民稱之為對口抽)井,這些井不僅解了當時群眾的燃眉之急,而且在以后的農業生產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村組干部的威信因此大增,群眾見到我對我感謝得不得了,說我們給村里辦了件大好事。

2、96年我到**鄉大胖村兼任村支書,當時主要是負責組建兩委班子,班子建成后想為群眾辦點實事,辦點啥事呢?在與村民的接觸中我了解到群眾對村北村西的地很頭痛,主要是這些地緊臨兩條大河,堿性大、濕度大,種啥啥不成,雨水稍大就淹,群眾罵之鹵孫地。我注意向群眾討教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有人說用電廠生產的那種化肥效果不錯,有人說北地不知是誰種塊水稻長勢不錯。我直觀上感到種水稻是條路,找到該農戶經過算帳比較,種水稻效益還真不錯,于是我們就號召群眾種水稻,二三年后這些地還真的全種上了水稻。

3、**鄉是汴梁西瓜的主產區,西瓜是該鄉的支柱產業,全國有名的開封西瓜批發市場就在該鄉境內。該鄉王莊村委后沙灘村群眾,96年自己兌錢聘請外地農民技術員學習溫棚育苗和西瓜嫁接技術,僅二三年時間,該村就成了全縣有名的西瓜生產先進村,西瓜生產收入大幅度增加,還為我們鄉政府連續二三年爭得了現場會。

由于我愛好哲學思考,這些成功的經驗,加之失敗的教訓,通過反復比較,使我逐漸懂得這樣一個道理:干工作辦事情必須照唯辯證法規律辦事。所謂規律,實質上就是事物之間的先后順序和必然聯系。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由簡單到復雜是事物運動發展的普遍規律,也是我們在實踐中必須遵循的規律。照此規律辦事,事情可自然而成,違背此規律,輕者,難免出現矛盾和問題,重者,超越規律的極限,就會失敗。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在百合打井的事。我們在百合成功地組織群眾打井,我反復思考的問題是:打了37眼井,鄉村沒有拿一分錢,都是群眾自己拿的錢,干部僅組織組織,群眾就那樣對我們感恩,而我們有時干的事,就是不讓群眾拿一分錢,群眾不僅不領情,反而罵娘,這到底是為什么呢?這當然首先是個態度問題,即是不是真心想為群眾辦事,今天我不談這個問題,我要談的是,就是真心想為群眾辦事,如果不照規律辦事,也未必能把事情辦好,未必能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我們為農民群眾辦事,一定要從農民群眾的實際需要出發,但是,農民群眾有許多需要,他們的需要是分層次的,有大小之分和高低之別,照辯證法規律辦事,就是先滿足小需要,再滿足大需要,先滿足低層次需要,再滿足高層次需要,就是先急后緩。我們組織百合群眾打井,所以能把群眾組織起來,所以能贏得群眾的心,就是因為我們急群眾所急,干群眾所需。群眾當時最急的事就是如何保住西瓜苗,如何點上花生,因為季節不等人啊!對于廣大農民群眾來說,當時沒有比這個事更急的事了,解決了這個事,就是為農民解燃眉之急。所以我們的號召不僅很快得到了群眾響應,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假如說我們當時辦的事,不是組織群眾打井,而是組織群眾挖河、墊路或搞高科技農業結構調整,很可能是干部累的不輕,農民不領情,事情最后反而以失敗而告終。現在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都深深感到,如何把農民組織起來和聯合起來是農村進一步發展的關鍵,是農民擺脫弱勢地位的關鍵,是農業抵御市場風險的關鍵,我認為,這里重要的是一定要從農民的實際需要出發,要深入農民群眾,了解他們到底需要什么,這樣幫助農民,才是把癢撓到了正地方,農民才高興,才會跟我們走。當領導的都希望能一呼百諾,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唯有順民心、合民意,干群眾所需,才能有這樣的效果。有時農民的需要可能很小、很土、很低、很簡單,身處上層的領導往往看不起農民的這些需要,認為這些需要是早已過時的東西,是落后的東西。其實,辯證法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小事、低級階段的事和簡單的事都是事物運動發展不可缺少的環節,只有首先滿足農民的這些需要,大的、洋的、高級的需要才容易實現。否則,小的需要、低層次的需要還沒有滿足,就硬向農民注入大的、高級的東西,就很可能敗事。我常想,國民黨統治時期一些熱心鄉村建設的知識分子到鄉村搞試驗,為什么總是得不到農民的響應,而毛主席領導搞的土地革命卻讓農民自愿捐糧賣命,組成一個銅墻鐵壁,還不是因為土地革命滿足了農民夢寐以求的對土地的需要?現在我們組織農民辦工業、搞高科技農業,農民都不積極響應,我們總是埋怨農民沒文化、素質低,組織紀律觀念差,而很少考慮我們干的事是否符合農民需要。農業、農村、農民就是這么一個狀況,從這個實際出發去定目標干事情,才是唯物主義的態度。還拿打井這個事來說,群眾打的是塑料管井,上級實際上并不主張打這種井,認為這種井檔次低(也許還有其它科學上的原因)。現在看來,這種井最符合生產責任制和農民的資金情況,最符合農民的需要。如果我們當時組織打標準化的石管井,很可能就組織不起來,因為農民不僅資金上有問題,而且石管井管的面積大,打在誰的地里也成問題。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不能解群眾的燃眉之急。現在我們那個地方遍地打的都是這種井,這表明這種井符合當地農民的實際情況。通過打井這件事我還認識到,為群眾辦實事,干部的牽頭組織很重要。

當時我問農民,你們既然這么需要打井,為什么不自己打呢?他們回答說,我自己出錢打一眼井,你不叫誰用呀?不叫誰用得罪誰,叫用吧,自己掏錢打的井叫別人用,實在有點肚痛。你看,農民就是這么一個覺悟水平,我們作決策辦事情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毛主席總結大躍進的失誤時有一段話,他說:“一定要每時每刻關心群眾利益,時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適合當前群眾的覺悟水平和當前群眾的迫切要求。凡是違背這兩條的,一定行不通,一定要失敗”。 這段話同樣適合于今天,我感覺甚至就是對今天的人們說的。我們在農村組織農民搞這事搞那事失敗的原因,難道不就是因為違背了這兩條嗎?今天我們還可以再加上一條:一定要適合當前群眾的資金技術情況,這樣才能把事情辦好。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