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手抄報 / 正文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精華

2023-12-04 手抄報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篇2)

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后來才調至夏歷八月十五日。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2023全新手抄報中秋節內容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中秋節的詩句

1、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2、人猶苦余熱,肺腑生塵,移我超然到三境。——向子?《洞仙歌·中秋》

3、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4、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歌頭》

5、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6、每圓處即良宵,甚此夕偏饒,對歌臨怨。——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7、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8、莫遣素娥知道,和他發也蒼華。——劉克莊《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9、憶對中秋丹桂叢。——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十五夜望月》

11、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

12、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蘇軾《念奴嬌·中秋》

13、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14、杯酒相延,今夕不應?。——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5、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6、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

17、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月夜》

18、霜華滿地,欲跨彩云飛起。——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19、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霜月》

20、對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21、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

22、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3、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李商隱《霜月》

24、永夜閑階臥桂影。——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5、對風鵲殘枝,露_荒井。——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26、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元好問《倪莊中秋》

27、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28、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29、好處時光,須用著些難。——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0、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1、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32、何處樓高,想清光先得。——吳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33、激氣已能驅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34、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35、柳下系舟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劉過《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36、孤兔凄涼照水,曉風起、銀河西轉。——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3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張九齡《望月懷遠》

38、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39、槁秸申酬,輪嗣布。——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40、渾欲乘風問化工。——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41、中秋佳月最端圓。——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42、丹桂花開第二番。——吳文英《思佳客·閏中秋》

43、何妨小駐聽吾語。——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44、銀漢無聲轉玉盤。——蘇軾《陽關曲》

45、遮莫圓明似前度,不知誰續廣寒游。——慧霖《閏中秋玩月》

46、斟酌嫦娥,九秋宮殿冷。——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47、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48、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霜華滿地,欲跨彩云飛起。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云來去。千里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49、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擬還差。——劉克莊《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50、今宵樓上一尊同。——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51、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52、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53、尋常豈是無三五。——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54、禪邊風味客邊愁,饋我清光又滿樓。——慧霖《閏中秋玩月》

55、淡蕩秋光客路長,蘭橈桂棹泛天香。月明圓嶠人千里,風急輕帆燕一行。——張煌言《舟次中秋》

56、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57、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58、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

59、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文征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60、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中秋月》

中秋節月餅的來歷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于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制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 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后來賞月重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于桌案 上,拜月后,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征著團圓。月餅的制作從唐代以后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 。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制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清代,月餅的制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供月月餅到處皆有。清代詩人袁景瀾有一首頗長的《詠月餅詩》,其中有“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戚里相饋遺,節物無容忽……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等句,從月餅的制作、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敘述無遺。

關于過中秋節的意義

1、團圓

“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節日是民族凝聚的促進劑,有著強大而又神秘的力量,“團圓”是老子“道法自然”的產物,是“天人合一”哲學理念的高度體現,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價值理念。花好月圓之夜,就是骨肉團圓之時。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從天上的月亮聯想到人間團圓,這是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人世間總是離多聚少,流浪天涯的哀愁與人生的失意總是難以避免,因此,追求團圓就不僅僅是一種現實的需要,還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

2、和諧

中秋慶賀著期待著豐收,因此也期待著和諧。“和”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追求。中秋佳節闔家團圓、鄰里和睦、階層和合、社區安定、民族團圓、家國和諧、世界大同,其樂融融。正如蘇東坡說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張九齡說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3、感恩

中秋節從其最早的含義來看,就是一套禮儀,它體現了當時的人們對于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層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們對于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種認識,體現了一種對于家庭的重視。

4、許愿

再次,該節日也可以成為一個許愿的節日。當然,這里有一些功利的色彩。通過在節假日對于月亮許愿,如事業問題、健康問題、婚姻問題、家庭問題,往往也是比較靈驗。當然,我們不應當用這種功利來交換對于祖宗的祭拜吧!當你對祖宗的祭拜是出于真心的話,我相信心誠則靈,那你許的愿望,在今后的實踐當中必然是能夠實現的。但如果你是懷著虛情假意來祭拜,那必然是好的不靈、壞的靈!你會后悔莫及!

5、人情之美 中秋之夜,從前家家戶戶于庭中設供桌,擺放月餅、藕、菱、西瓜、石榴、毛豆等節令食品祭月。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每逢中秋之夜,他們都會設供桌,置香斗供品,以祭天齋月。這些習俗,反映了人們對月亮、對自然的敬畏,這種敬畏中又滿含對月亮、對自然的親近與喜愛之情。暫時放卻勞作,闔家男女老少,歡聚賞月,一邊嘗食月餅、節物,一邊談談家常,這圖景似乎是普通平淡的,但我們也可以在其中體味到庶民生活的趣味與美,體味到我們中國人的人情之美。

6、審美趣味

中秋節賞月等習俗的形成同樣耐人尋味。中秋之夜,賞明月,讓人們自覺地去體驗、感受圓月、月下境界與各種風物之美,這時,大自然的生命氣象與人們的內在情感體驗之間會相應相合,人們對月亮,對月下境界的美的感受力于是變得靈敏,賞月之際,每每使人逸興遄飛,形之歌詠,豈是偶然!然則中秋節的節俗,不僅讓我們在自然之中,月光之下,獲得審美享受,而且它還不斷地在陶冶著、提升著我們的審美趣味。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中秋節手抄報內容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