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心得體會 > 心得體會大全 / 正文

暑假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800字(精選6篇)

2022-12-21 心得體會大全

  暑假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是不是在苦惱不知道怎么寫呢?那還不趕緊進來看看有沒有能幫到你的吧!下面是由祝福網編輯為大家整理的“暑假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800字(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篇一:暑假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800字

  在暑假里,我隨著老師的建議,閱讀了《海底兩萬里》這本書,作者寫得生動有趣,其中也有著驚險和悲傷。

  1866年,人們在海里發現了一頭被認為是“獨角鯨”的大怪物,也被人們認為是“海怪”。法國生物家阿尤納斯接受當局的邀請,參加對“海怪”的追捕,在追捕的過程中,他不幸落水,他的助手康塞爾看見他落水,也隨著跳了下來,然后,他們昏了過去,是尼德救了他們,尼德是為了那2000美元的獎金才跳了下來,幸運的是,他跳到了“海怪”身上,才發現它的身體是鋼板制造的,于是想到了這個被人們揣測的“海怪”,應該是一艘鋼板制造的潛艇。從此,潛艇帶著他們過上海底生活,環游了海底兩萬里。

  看了這本書,我感到了海底的生活是那么有趣,頓頓吃魚,當食物不夠時,還可以進行海底打獵,游覽了南極,又游覽大西洋,從不到陸地上去。

  潛艇里面非常豪華,如果我將來有這樣一艘潛艇,我也會隨著它去環游海底世界,欣賞各國海洋的風景!

  他們雖然快樂,但也有悲傷的時候,有一次,“鸚鵡螺號”受到了沖撞,一根扛桿打中了一個人,尼摩艦長要教授幫他看看那個人怎么樣了,但教授診斷的結果往往是讓人悲傷無比的,這個人只能活兩個小時了。于是,船員們第二天就為死去的那個人做了海底葬禮。

  驚險又漸漸來臨了,他們游覽到南極。一天,潛艇忽然被急速增多的冰層壓進了海底,壓著船身的冰層一共有十米厚,而船內的空氣只能用48小時,他們一起拿著鏟子去挖冰,而每天只能鏟掉一米厚的冰。第二天,當他們正要挖冰的時候,他們泄氣淚喪,因為他們發現,昨天被他們挖去的冰,又增高起來。到了傍晚,船內充滿了二氧化碳,呼吸非常難,尼摩艦長不得不打開船內的空氣箱。而船上的空氣量大概只能維持兩天,見挖冰的方法不行,他們就采取用熱水沖冰的方法。他們不會被壓死了,可是空氣問題很嚴重,每個人幾乎都到了呼吸困難。到了被封閉在冰壁的第六天,他們要一舉擊破最后的障礙,他們以為危機解除了,可是,他們的氧氣已經很不足了,于是盡全力沖破冰層,他們成功了!

  這本書告訴我們,團結的力量是無限的,只要團結,無論什么困難都能克服!

  篇二:暑假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800字

  在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學生版的《史記故事》,書中所選的都是《史記》中的精華,它從遠古的五帝一直寫到西漢武帝時期。這些故事不僅精彩有趣,而且還為我們打開了了解歷史的一扇大門。通過這本書我結識了許許多多的歷史人物,如臥薪嘗膽的勾踐、負荊請罪的廉頗、飛將軍李廣、還有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

  所有故事中讓我受益最多的應該是《毛遂自薦》。故事講的是戰國時期的毛遂,在趙國平原君需求人才時,不顧別人的白眼,勇于自我推薦。到楚國后的關鍵時候,他軟硬兼施,向楚王陳述利害,說服了楚王共同抗秦。

  讀了這個故事后,我是非常佩服毛遂的。可也有人認為毛遂的行為違反了中國人謙遜的美德。對此我實在不敢茍同。不錯,謙遜確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我們也應該知道物極必反。謙虛得過火,便成了自卑。二十一世紀強烈地呼喚著"毛遂自薦"的精神。中國有句俗話叫做"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酒香,自會香飄萬里。其實并不是完全正確的,酒再香,又能傳出多遠?茅臺酒,夠有名了吧,但我們為什么會知道這個大名,是聞到了酒香嗎?相信路遠的都聞不到,是廣告讓我們認識了它。像“統一鮮橙多”“旺旺碎冰冰”“康師傅方便面”等等等等,在廣告里誰不把自己說得美味無窮,讓人垂涎三尺呀!其實這發揚的就是毛遂自薦的精神,正因為這樣,他們的產品才賣得那么火。如果他們在廣告里說“旺旺碎冰冰,吃了牙會冷”試想會是什么結果呢?

  想要實現理想就要勇于自薦!只要覺得自己某個方面還行,就要勇敢地去做,哪怕失敗了,也是一次生活的體驗,就當為下次的成功積累經驗,失敗是成功之母嘛。本學期開學第一天,老師在班上問:誰愿意當語文組長?語文組長在我班可是個“領導”,不僅有收發本子的權力,還有協助老師管理班級的特權呢。是老師最得力的小助手,想當的人肯定不少,可環視教室一周,我發現舉手的可沒幾個?為什么?沒自信唄!我也有些膽怯,生怕舉了手老師又不選我,那還不糗大了。此時我想到了毛遂,他當時挺身而出的時候也還只是一名普通的門客呀。再說了,我在班上人緣、成績都還能說得過去,干嘛不試試呢?于是我勇敢地舉起了右手,當我看到老師向我點點頭露出欣慰的笑容時,我仿佛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似的,心里甭提多驕傲自豪了。因為在克服膽怯的同時我的自信又增加了幾分。

  篇三:暑假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800字

  今年暑假,我讀了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寫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看完后,感想頗多。

  奧斯特洛夫斯基是蘇聯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出生于烏克蘭的一個工人家庭,他的童年生活極其痛苦。他熱愛文學,在貧困和痛苦的生活中,他最喜歡的就是讀書。在1933年寫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936年12月,奧斯特洛夫斯基便與世長辭。

  故事的主人公保爾是烏克蘭的一個貧苦工人家的小兒子,父親死得早,母親在富人家當廚娘,哥哥阿爾焦姆是個鐵路工人。在被迫退學后,他剛開始在車站食堂做小伙夫,之后又到發電廠當工人,最后認識了冬妮婭:一個林務官的女兒。低下的社會地位和苦難的生活練就了保爾一副不屈不撓的性格。十月革命爆發后,紅色政權遭到了外國勢力的干涉和本國反動派的聯合圍攻。烏克蘭的政治形勢也空前的激烈動蕩,保爾通過哥哥認識了朱赫來。朱赫來是個老布爾什維克戰士,紅軍撤退時將他留在了鎮上。朱赫來很友好,教保爾學會了英式拳擊,還培養了保爾樸素的革命熱情。一次,因為解救朱赫來,保爾自己被關進了監獄。而后愚蠢的敵人卻很快把他錯放了。出獄后的保爾慌不擇路,跳進了冬妮婭家的花園。冬妮婭很喜歡熱情、倔強、個性剛強的保爾,保爾也被漂亮、整潔、文雅、不像其他富人家的孩子一樣瞧不起工人的冬妮婭所深深吸引。

  保爾的形象是那樣的真實感人:他勇于獻身,拼命工作;他酷愛學習,如饑似渴;他嫉惡如仇,愛憎分明;他不畏艱難,挑戰病魔;他永不言敗,頑強生活……這一切都可歌可泣。在他身上也有不少缺點,但是他有自知之明,能深刻的自我反省,嚴于解剖自己。

  跟保爾比起來,我們是多么的幸福!每天能在明亮、寬敞的教室里學習,回到家便有好吃的飯菜,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保爾,他要自己打工賺錢,還吃不飽,穿不暖。我們要向保爾學習,他把一切力量和全部生命都奉獻給建設新世界的偉大事業,他是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英雄。讀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好書吧,你將受益終生!

  篇四:暑假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800字

  假期里,我看了一本意大利亞米契斯著的《愛的教育》,《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一部著作。這部書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個小學生的名義,通過日記本的形式,講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將“愛的教育”融入這些故事,用以培養年輕一代的思想情操。

  愛,一個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里,才會享受愛。而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后,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境。《愛的教育》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安利柯的生活中,父母老師如此細膩的用行動教會孩子怎樣去愛。書中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我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在愛中受到教育。《愛的教育》中,作者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而教師給學生的愛更是影響孩子的一生。我們一出生,就沉浸在愛的海洋里,有父母的愛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愛。漸漸長大了,上學了,又有老師的愛,同學們的愛。愛就如空氣一般,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我們從未離開它。愛可以使人絕處逢生,愛可以使浪子回頭,愛又可以激發人無窮的力量。師愛是一種依戀的心情,是一種奉獻精神,是一種極端負責的態度,也是一種巨大的力量。

  愛自己的親人是應該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個人只懂得愛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愛,那他就是一個可悲的人,他并不真正明白愛。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去感受去學習那種愛呢。我認為這本書雖然講的是情感教育,卻洋溢著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熱愛,充滿樂觀向上的精神。在閱讀時好似把我帶入了廣闊的社會中去,它真是讓我懂得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每個故事都講述了那些朋友的友誼和寧肯犧牲自己的高貴品質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兒童。愛可以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已經完成了對于愛的思考——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

  世上有一部永遠寫不完的書,那便是愛。是呀,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純潔的愛,愛是無私的,愛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愛的海洋里,才會享受愛。“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東西啊!

  讀完了《愛的教育》后給我的第一感觸,就是——愛。《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里保持著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說身體有些不適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聯絡。家里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里更冷請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于,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遜于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嘗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借著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于重逢了……讀到這里,我不禁為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這多可悲呀!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

  自從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后,我才真正領悟了愛的境界。其中,有一位大姐姐寫的溫馨的愛——《牽手》,更讓我明白了愛的偉大。愛是和生活緊緊聯系在一起的,這故事讓我非常感動。

  大姐姐從小就牽著她媽媽的手。有一次,同學看到了笑她,于是她就問媽媽:“媽媽,你為什老牽著我的手呢?”媽媽回答道:“以前你外婆老是牽著我的手,可是,現在你的外婆永遠離開了我們,我又牽誰的手呢?”看了這個故事,我很感動,因為我知道,長大是一步步放手的過程,但在放手之前,必須學會牽手。我想到了媽媽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我每成長一步都離不開媽媽的辛勞。對呀!世上的一切都會變,只有親情、母愛是人類最偉大的情感,它永遠都是那么永恒、純真。

  愛是一種我們摸不到的東西,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只要我們用心感受,其實它就在我們身邊。而且,它來的是那么靜悄悄,一會兒就來到了整個世界,愛它無處不在,只要你用心尋找,用心感受,它就會來到你的身邊。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游,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為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脫而干沉重的活兒;那么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么,我認為這就是對于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愛的教育》是一部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強的作品,它用愛心為孩子創造了美好的世界,所以值得我們大家一看。更讓我欣喜的是:這本書在我們的童年中,起到了指導作用,從《愛的教育》中我找到了愛,在愛中我找到了教育。

  也許有人會問:“是不是只要需要愛,愛就會來到?”答案是否定的。我想:我們在擁有愛的同時,一定要去創造愛,讓需要愛的人得到愛,讓整個世界充滿愛。朋友們、請你帶著一顆圣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于你自己的愛的人生吧!

  篇五:暑假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800字

  在暑假里我利用閑暇之余讀完了這本《特別的貓》。剛開始了解到這是202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絲萊辛的書,就令我想閱讀下去,去了解這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內心世界。

  這本《特別的貓》讓人輕松愉快地進入萊辛的世界。就象小說的名字一樣“特別”。她講述了人與貓之間的動人故事,細數曾經讓她歡喜也讓她憂的特別的貓,都是極富個性的形象。

  高貴典雅善于賣弄風情卻又驕橫任性的灰咪咪、充滿靈氣善于逆來順受同時充滿母性的黑貓,以及后來淪為半個野貓的飽嘗滄桑滋味卻又充滿智慧的魯斯夫,還有大半生英姿颯爽卻老境頹唐的大帥貓巴奇奇。萊辛筆下的性格復雜的貓咪禁不住讓我們感嘆:這些貓的外表包裹的軀殼里隱藏的明明是人的靈魂啊!那些貓寵世界的故事,分明是蕓蕓眾生中各色人等現實生活的翻版。

  貓的世界精彩紛呈,生命感十足。萊辛確實是個懂貓、愛貓成癡的作家,萊辛不僅是在寫貓,而且她是想通過貓,審視背后隱藏的人性的法則:貓會排斥異己,會去獵捕一只鳥兒或者一只老鼠,來向主人獻媚討好……書里描寫灰咪咪捕捉獵物,來向主人獻媚的情節讓我看了更是感慨,我鄰居家就有只這樣的貓,它每次捕到老鼠后,總是把老鼠吃了剩下頭,然后放在主人的床邊,我們一直以為這是貓的惡作劇,看了本書以后才知道,原來是貓在向主人獻媚。而且萊辛在《特別的貓》中,起先講得并不是她怎樣愛上貓,而是寫當年她們怎樣殺貓,然后再寫貓與人類之間互相依存,她的書借描寫貓,更多的是在寫人性。象九死一生的流浪貓魯夫斯;不幸因病致殘的大帥貓巴奇奇,讓人看了唏噓不已,讓人感懷,發人深省。

  每翻一頁,我對貓的喜愛就多加深一分。她寫得那么傳神,把貓的種種行為介紹得清清楚楚,任何人看了都一定會愛上那嬌媚的小動物。

  在愛上貓的同時,我也十分欣賞和敬佩作者,作者把一只只貓寫得像她的孩子,使人不由得產生喜愛之情。我覺得,一本書最大的成功就是使所有的讀者都受到感染,而萊辛,她用她精彩的文筆做到了這一點。

  篇六:暑假讀一本好書心得體會800字

  威爾遜說“書籍是通過心靈觀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沒有書,猶如房間沒有窗戶”近日,我去書店轉了一圈。想要買些課外的書。此刻,一本名為《中國民間故事》的書吸引我的眼球。懷揣著一份好奇買下了它。帶著一顆好奇的心認真讀完了。的感慨便是:中華文化之博達精深!

  萬里長城也有人叫八達嶺長城,曾經在那一帶住著兩戶人家,分別姓孟和姜。說到這兒,想必大家都知道肯定和孟姜女有關。沒錯,我要說的是鮮為人知的她的來歷。話說某年孟家種的瓜秧爬到了隔壁的姜家,并在墻邊結了個瓜。秋收時,這個瓜被一分為二,一家一半。切開時便出來個女孩兒,兩家取名孟姜女。

  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孩兒長大了,與一個名叫范喜良的喜結良緣。而那時正值秦始皇招人修建萬里長城。毫無疑問,范喜良被抓走了。可憐的孟姜女在洞房之夜失去了丈夫,可見她是何等的傷心難過。可一直等待的范喜良始終沒有回家,于是她決定去找范喜良。從此便開始了尋夫這路。

  歷經千辛萬苦來到長城腳下,映入眼簾的是官兵拿著皮鞭兇殘的對待那些可憐的壯士,正因為這樣,長城腳下的一堆堆白骨就形成了。如此悲慘的場面,讓孟姜女悲憤不已!便開始拼命的尋找丈夫。可有人告訴她,她要找的人早在三天前已經死了。孟姜女第一反應就是痛哭,于是長城倒了,露出了她丈夫的尸骨。作為一國的秦始皇聽說這事豈能不生氣,便處死了孟姜女。從此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感人故事便在民間傳開。

  關于牛郎織女,都是婦孺皆知。而我看完這則故事后,覺得主人公更應該是牛郎身邊的那頭憨厚忠誠的牛。那個憨厚樸實的孩子敵不過哥嫂的霸道,便只得了一頭牛和一點田地后被哥嫂趕出家門。

  某天黃牛,哦不,應該叫神牛。當它對牛郎說該娶媳婦的時候,牛郎無奈自己的窮困只得搖搖頭。老黃牛便為他支招。牛郎有幸娶到了仙女織女,有情人終成眷屬。牛郎與織女不但在一起了而且還有了孩子。

  可好景不長,王母得知這事,無疑是雷霆大發!捉走了織女。而老牛為了牛郎能追回織女,犧牲了自己。這張充滿神力的牛皮助牛郎飛上天去尋找織女。

  傳說后來牛郎和他的兩個孩子變成了星星,最中間的就是牛郎星。而織女也變成了星星。他們相隔一個銀河的距離。而之后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他們才能借喜鵲搭建的鵲橋見上一面。

  小時候聽老人說,七月七日那天晚上坐在葡萄架下可以聽見牛郎和織女的談話呢。遺憾的是,關于這個傳說,我一直沒有得到驗證,當人們在感慨牛郎織女的悲慘愛情時,我卻佩服老黃牛的默默奉獻。留下的一段傳奇佳話是他們的,他什么也沒有。

  每一個簡單的小故事都能引起我的深深思考。透過現象看本質,然后檢討自己,完善自己。正如羅曼.羅蘭所說:從來沒有人為了讀書而讀書,一定要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現自己,檢查自己!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暑假讀書心得體會   暑假讀一本好書心得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