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學習 > 作文 / 正文

[薦]改革開放觀后感心得模板

2022-12-24 作文

改革開放觀后感心得【篇1】

  改革助開放,揚帆再起航

  ——我看改革開放

  這雖是一個日新月異的世界,經貿大繁榮,人文大交流,信息大流通是這個時代的特色;但卻是一個革舊迎新的世界,大發展,大調整,大變革是這個時代發展的動力。

  在這個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涌動的時代,雄偉的東方之獅——中國正以昂揚之闊步走在改革開放的大道上,用似洪鐘的巨吼,奏響了改革開放的新篇章。

  金線出云天

  如果說一九七八年以前的中國是被濃云籠罩的話,那么改革開放就是一根穿云而出的金線,不僅為黑暗的時代帶來了光明,也為迷茫的社會帶來了奮斗的目標與希望。改革,在小平同志的帶領下,由試點推至全國,由經濟推至政治,由城市推至農村。改革,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由空談到實踐,由個人到集體,實現了質的飛躍。正所謂“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改革開放正是那場知時節的好雨,給久旱的中國大地帶來甘霖。

  滄浪震天地

  逐步踏上正軌的改革開放如脫韁的野馬,肆意奔跑在中國的版圖上——東南沿海有它引頸長鳴的雄姿,西北內陸有它風馳電掣的身影,東北雪原有它飲水嘻戲的掠影。所到之處,高樓拔地、萬象更新,人們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擁抱社會,面對生活,迎接挑戰。洶涌三峽,巍峨大壩傲立江面,為半個中國解決用電難;珠江三角,港珠澳大橋蟄龍般橫臥南北,實現天塹變通途;璀璨上海,亞太經合會議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強大活力……“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改革開放這朵巨浪在四十年間震天動地,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

  揚帆再啟程

  從懵懂少年到成熟壯年,改革開放這位雄姿英發的巨人站在了新時代的起點。正是飽含無數家庭的淚珠汗水與歡聲笑語,才讓巨人的選擇更加艱難。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口號始終牢牢銘記在黨和人民的心底。縱然前路未知,但勇闖敢拼的精神和激情從未曾減少半分。“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新的時代,更需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向世界展示一個更包容、更奮進、更穩重的大國形象。

  改革非一人之力能完成的,開放亦非一朝一夕能實現的,要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要十四億人攜起手來,守望相助,朝著既定目標共同努力。風正一帆懸,改革開放的巨輪必駛向成功彼岸。

改革開放觀后感心得【篇2】

  12月18日上午,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沖破禁忌、打破界限,整個社會充斥著無盡的欲望和銳氣。大蠶食、大吞并、大決戰,商場如戰場,奪取一個又一個巍峨的領地,形成不可阻擋的洪流。人們的改變涉及方方面面,衣著變得豐富多彩,服飾更是人們顯示風度、展示個性的方式。十幾億人民的吃飯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人們不但能吃飽,還要吃好。我國的交通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出門旅游的人越來越多,除乘火車外,乘坐飛機也不是稀罕的事了,越來越多的家庭開上了小汽車。信息化發展迅速,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話、電腦、手機應有盡有。

  40年春風化雨、春華秋實,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40年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其實在我們看來:改革,就是一直在變,惟變不變,我們有生之年,社會局勢是平穩的,但我們的身份、職業和崗位,可能是動蕩的。我們一百年的人生,要經歷過去幾千年的風雨。必須用睿智的頭腦,始終接納全新的思想;用激昂的精神,矢志面對全新的局面;用積極的行動,一直付諸全新的征程。

  今天,改革開放四十年,建國六十九年。社會穩定、天下太平,國運蓬勃上升。今天,我們這一代背負歷史使命和民族重任的人,追慕先輩波瀾壯闊的事業,彪炳青史的榮光,攜手并肩,再奮斗四十年。我們在這個屬于我們的時代,制定我們的方略和藍圖,底定我們的疆域和思想,重塑我們的民族和精神,開啟我們的時代和夢想。我們流出的血汗、創造的功業、留下的精神,千百年后,一定照亮華夏燦爛的天空。

改革開放觀后感心得【篇3】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盤鳳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和天地并存,與日月同光。改革開放,見證著中國的大國風范,王者姿態!

  改革開放之溯源。

  “改革”一詞由來已久,自春秋戰國時就已被韓非子提出,《國語·魯語上》中就有:“改革,以更功具,以新政要。”就是要用改革來革除舊的生產工具,更換進攻所用的器具,以創新政治綱領,用改革來促發展。

  那么,時隔兩千多年,改革一詞,從未褪色,它演繹了一代又一代王朝的興衰。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變法,俄國亞歷山大二世農奴制改革,日本天皇的明治維新……不計其數的改革都促進生產力的極大提高。那么,在新時代的今天,我們仍然以高昂的激情來對待中國的改革開放。從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被賦予了新時代的意義。至今日它仍是一個閃光點,廣泛應用于中國的實踐中區,改革開放歷史已經久矣。

  改革開放之幾多滄桑。

  中國于1978年提出改革開放,以革除舊的生產關系,促進新動力,新時代的到來。但改革開放曾一度進退維谷,停滯不前。當時,中國處于計劃經濟體制,當改革開放提出要面向世界,面向現在,面向未來,發展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市場經濟體制。國內的一些頑固派堅決反對,他們用保守的眼光看問題,不愿敞開國門,不愿與世界交流,并以高壓態勢提出要打倒這股開放的勢頭。但中國的改革開放是順應社會潮流的,是難以阻擋的,如同春起之苗,以其迅猛之勢突破舊的囹圄,開拓新的發展道路,最終鑄就了中國的新輝煌。

  改革開放之勝利曙光。

  經歷了幾多滄桑,中國人民終于迎來了新的篇章。中國在改革開放之中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G20峰會在杭州的成功召開,一帶一路建設譜寫著新時代中國的絢麗多姿,亞投行的建設彰顯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眾多非洲鐵路的援建凸顯著中國之大國形象,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向我們展示了中國迅猛的發展勢頭。是的,改革開放使中國這頭獅子覺醒,它就屹立在亞洲的東方,發出震耳欲聾的怒吼,中國改革已使中國崛起,使中國傲然立于世界之巔!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改革開放,一路輝煌!

改革開放觀后感心得【篇4】

  有位哲人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于是一個周末,我踏上了尋找的美的旅途,一路上的發現還真讓我感到驚喜!

  街道,城市發展的晴雨表!

  筆直的遼河路,正在我的眼前延伸向遠方,想想在幾年前,爸爸帶我在這條路上走時,路又低洼又狹窄,塵土飛揚,有時嗆得人睜不開眼睛,人力車、機動車擠在一條路上。

  現在寬闊平坦的遼河路猶如一條巨龍縱橫市區中心,橫貫東西,綠島中盛開著美人蕉、串紅、牽牛花……不僅種類多,而且顏色各異,紅的像火,粉的似霞,黃的似金,美麗極了。瞧,美人蕉亭亭玉立,穿著紅色的裙子,站在由綠色的葉子鋪成的舞臺上翩翩起舞;那牽牛花多引人注目!一朵一朵紫紅色的喇叭花點綴在綠蔓上,紅綠相映,色彩鮮明,有的抬起頭,望著天,正盼小鳥來密談;有的躲在綠葉背后,像個害羞的小姑娘,如今它一年四季花開不斷,夜晚更是色彩斑斕,燈如海洋。它就像一位窈窕淑女,展現著這座城市的美麗和風采。在這我找到了流動的美。

  流水,城市環境的調節計

  順著車流,繼續前行,追隨著耳邊悅耳的流水聲,我來到西遼河大橋上。滾滾逝去的流水,讓我們感到了久違的氣息。綠樹掩映,河水湍流,一架長橋如長虹橫臥大河之上,干涸了許久的遼河因為人工橡膠壩的建成,終于重現碧波蕩漾的美麗景色。我看著成群結隊的魚兒嬉游,看著柳樹的倒影在水中擺動,看著一片片銀蓮般的波浪唱著歡樂的歌聲奔騰向前。因為這水,家鄉的夏天失去了炎熱,多了些許清涼,人們常常漫步岸邊,享受水的恩惠。這應該是創新帶來的一種美吧!

  運動,給城市帶來新活力

  我順路來到工人體育館,一群年輕人正在進行激烈的籃球賽,旁邊的場地上幾個人正在打羽毛球、網球。還有一些正穿著整齊服裝的老年人正在打著太極拳,在忙于生計的年代很多人把健康看得很淡,把金錢看得很重,而如今卻不同了,這里新建了大型室內體育館,每天來這里鍛煉的人們絡繹不絕。在老人們整齊的舞步中,在年輕人跳躍的身影中,我看到了運動的美,看到了健康的美,也看到了時代進步的美。

  一路走來,我發現,其實美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沒有細細欣賞。

改革開放觀后感心得【篇5】

  回首往昔,我們揚起“中國夢”的風帆,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立足現在,我們牢牢抓住了改革開放的舵輪,勇往直前;暢想未來,中國夢不再遙不可及,我們定會實現。

  1978年,一個劃時代的時間拐點,改革開放,一項決定中國命運的偉大決策。我們在改革開放的指揮棒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立了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美麗中國,踏上了新征程,進入了新時代。改革開放,實為正確之路。

  憶往昔

  中國的發展可謂是磕磕絆絆,不是沒有衰敗過,只是我們心存一口氣,不愿認輸,不甘倒下。皇權專政阻礙了我們的發展,閉關鎖國限制了我們的發展,十年革命又使我們掉入了黑暗的深淵。但是,那又怎樣,跌倒了,我們爬起,拍拍身上的塵土,繼續摸索著前進,終于,我們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改革開放”之光照了進來,我們牢牢抓住了它。夢想,也因此起航,縱使有艱難險阻,我們也不畏懼,因為,我們知道,只要是對的,就應堅定信念,勇往直前。

  往昔之苦,已經遠去,我們將會砥勵前行。

  看今朝

  夢想的航帆駛到了今天。如今改革開放已經實行四十年,活力依然不止。從港澳回歸到走出國門;從“弊車羸馬”到“高鐵馳騁”;從“飛鴿傳書”到“互聯網+”;從“駝鈴陣陣”到“新一帶一路”……。中國如一條騰飛的巨龍,迅速崛起,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鋒芒,讓世界為之驚嘆,為之撼動。中國儼然成為了世界大國,世界強國。“東亞病夫”的標簽早已被撕去,世界政治經濟舞臺上也活躍著中國的身影。這一切的一切,都將歸功于改革開放,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無論何時,都不會被動搖。

  今朝之甜已經嘗到,夢想的航船將會繼續行駛。

  展未來

  “中國號”引領我們不斷前行,“改革開放”的旗幟隨風飄揚,我們仿佛看到了夢想的殿堂,理想之門為我們敞開。但那遠不是我們行駛的終點,它只是一個加油站,待加滿油,我們又會馬力十足,勇往直前。

  未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輩將上下而求索。

  改革開放的新鮮血液將會源源不斷地注入到“中國巨龍”的身體里,那耀眼的中國紅,定將成為世界天空的一抹亮色。

改革開放觀后感心得【篇6】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我們能切實感受到,中國每一座城市、每一處鄉村、每一個家庭都發生著巨變,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這次在黨員活動室觀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直播,看到的是一段段難忘的歷史,四十年年來黨中央推進改革開放的關鍵抉擇,四十年前偉大的設計師鄧小平提出了震驚世界的改革開放,從此打開了中國與世界溝通的大門!從那一刻開始,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樣變化。

  改革開放成為中國發展新時期的最鮮明特點。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改革的進程勢不可擋的展開了;從沿海到內陸,從東部到西部,對外開放的大門毅然決然地打開了。這場歷史上從來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到今天,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因此,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作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就應該努力,不斷地去努力。

改革開放觀后感心得【篇7】

  1

  端坐在電視機前,期待著徐工的鏡頭,每一分每一秒不舍得落下,12分11秒切入,短短的四分鐘,讓我們再次重新審視,徐工這四十年走過的心酸路,他是一代人苦苦奮斗的結果,是每一個個體努力奮斗的結果。

  一對平凡而讓人感動的父子,久久定格在我們腦海,父親是工作上的先進個人、勞模典范,兒子始終不敢懈怠,希望有朝一日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然而入黨申請書卻遲遲扣在父親那里。

  我也是剛剛遞交入黨申請書,不禁汗顏。我自問,現在也沒有資格配得上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的稱號,與這些平凡的英雄相比,在行動上、思想上,還有一座高峰要攀,他是一座偉岸的珠峰,是一種貫穿生命始終的信仰和追求,是一種千錘百煉浴火重生的必勝信念。16分24秒切換到下一個鏡頭,心底好似熱浪翻滾,久久不能平靜。

  2

  xx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這40年來,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徐工集團,一個有紅色基因、有光榮傳統的企業,不僅在產品和品牌上與世界一流比肩,在黨建方面更是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吸收和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黨員骨干,并在工作實踐中錘煉黨性,勇當先鋒,爭做表率。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電視紀錄片中,徐工集團作為黨作風建設的典型代表,以鐵腕手段肅紀治頑疾,以高標準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徐工的一員,剛出校園就加入徐工挖機,這十年的發展令人震驚,也倍感自豪。現在,徐工挖掘機事業部進入二次創業的新時期,這是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大事,需要我們立足崗位,以更強的事業心、使命感和責任感,助推企業實現三有一可高質量發展。

改革開放觀后感心得【篇8】

  在縣工商聯的組織下,我懷著赤誠的心觀看了《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紀錄片。

  該片以改革開放40年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為基礎,通過選取我國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變遷故事,充分呈現改革開放40年來,靠著一次次解放思想,中國人突破了一道道難關險阻;靠著艱苦奮斗、勇于變革,勇于創新,中國人用雙手書寫了一部發展的壯麗史詩;沿著成功開辟的這條道路,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作為一名年輕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觀看此片后進行了深度的思考和反思。國還是這個國、人還是這些人,但一個政策的改變就忽如一夜春風來、春風楊柳萬千。同樣的國際環境,為什么這40年間中國的發展在世界上如此突出?再比如,我們現在發展中仍然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宏偉目標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能夠實現的,那么我們能從這40年中得到什么啟發?這40年之所以取得這么巨大的成就,最根本的就是我們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那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真正看完這部紀錄片,就會懂得這絕對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我們同樣感到,不管我們遇到什么困難挑戰,只要我們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只要中國人團結一心、共同奮斗就沒有爬不過的山,過不去的坎。該片不僅充分展示40年的巨大成就,還是充分展示40年的艱難險阻,讓人們知道這40年一路走來是多么不容易!像國企三年脫困,全國2000多萬人下崗,多么大的一個關口?還有我們受到封鎖的時候、受到金融危機沖擊的時候,還有洪水、非典、地震等各種災難挑戰,我們都闖過來了。所以沒有必要害怕、更不要畏縮,要有信心。

  觀看此片的同時結合自身企業發展經歷,憶成長、話夢想、講奉獻,進一步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企業發展的信心。不忘初心,逐夢前行,鼓勵我們廣大青年肩扛責任勇于擔當完成國之所需,是我們心之所向的歷史使命。不忘初心,逐夢前行,號召我們矢志不渝銳意向前秉承意志,用實際行動完成先烈未竟的光輝事業。不忘初心,逐夢前行,告誡我們堅定信念用于開拓,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斗志昂揚。

改革開放觀后感心得【篇9】

  自從我上幼兒園中班后,我一放學媽媽總帶我學這學那,我常常抱怨媽媽:“為什么讓我學這么多東西呢?我都快累得喘不過氣來了。”外公聽后緩和地說:“你現在能有機會學的本領,你爸爸媽媽小時候都很渴望學呢,什么鋼琴,就是水彩筆、蠟筆,想都不敢想。”我疑惑地想以前的人為什么我們一點也不一樣,我又開始拋根問底地問,他講述爸爸小時候的事,簡直無法想象那時的情景。

  他說那時候在鄉下,能去上學已經非常不錯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有機會去上學的。那時學校只是一座矮矮的倉庫平房,一個教室里有幼兒園一年級二年級三個班的孩子一起上課,幾張破舊的桌子放在高低不平的泥地上,桌面上有小洞,還會搖搖晃晃,有的人還從自己家帶著椅子放在桌子邊,地不平怎么也放不穩,只好將就坐著老師講課,也有的居然是蹲著上課。

  前幾天開家長會媽媽走進我們的學校,又大又廣闊的架空層操場,還有膠粒,一排排高大的教學樓,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潔白的墻壁,整齊的課桌椅,一塵不染的玻璃窗,還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每個教室里有九盞燈,還有電風扇,空調,投影儀、電腦……感覺學校的一切是那么美好,那是爸爸媽媽以前夢都夢不到的事啊!

  外公說那時候大家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衣褲鞋子補了再補,一件衣服要輪幾個人穿,一年中難得能吃上幾回肉,我們現在都要穿名牌童裝,還要吃肯德基,吃穿住行不用愁,我們現在住的是高樓大廈,高的有十八層,再也不是舊時的平房了,里面已經由電梯取代了過去的木梯,以前這里只有一條窄小的小土路,兩旁是忽明忽暗的路燈,有的地方甚至是黑燈瞎火的,晚上冷清極了。如今的師大附近在日新月異地發展。學生街華燈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車燈光閃爍,像銀河從天而降。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把我們的房子裝扮了漂亮極了!

  我聽完心里酸酸的投向媽媽的懷里:媽媽,你小時候太苦了,我要好好愛你!我更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改革開放觀后感心得【篇10】

  1978年是改變了我黨甚至中國命運的一年,從那年開始,我們走上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變,在一步步的前行中悄然的進行著。40年過去了,我們堅持著可持續發展所帶來的綠水青山,我們享受著高新技術產業帶來的便捷生活,我們持續的敞開國門贏得了良好的國際形象和國際聲譽,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感到由衷的驕傲與自豪。

  40年了,回想這些年來的風雨兼程,歲路途艱,但我們還是一步步的走了過來。貧窮沒有讓我們放棄希望,落后沒有讓我們停下腳步,缺乏生機沒有讓我們放棄探索與創新。就這樣,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我們慢慢地走向了富裕,走向了文明,走向了富有活力的康莊大道。

  40年后的今天,我們用數字支付付款,坐高鐵動車旅游,用智能手機隨時隨地的觀看天宮三號上太空,這是我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作為一名央企的員工,能為我國國防事業的建設貢獻出自己一點點微薄的力量,我感到榮幸,也深知自己肩負的重要責任。我要求真務實,苦干實干,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應有的貢獻。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改革開放觀后感心得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