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祝福 > 實用資料 / 正文

革命烈士們的英雄事跡(匯總9篇)

2023-01-26 實用資料

革命烈士們的英雄事跡 篇1

  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是革命先烈們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曾經,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克服險阻也最后走向勝利。信念,是千千萬萬紅軍心中永存讓人民翻身做主人,過幸福生活的信念!為了這心中永存的信念,他們克服重重困難,浴血奮戰。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才有了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氣概!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親人送水來解渴,軍民魚水一家人的溫情!

  他們是英雄,他們是路標,他們是豐碑!一個個可歌可泣的事跡,一個個可贊可嘆的信念,一個個可敬可畏的軍魂!我能不被他們感動,不被他們震撼嗎?他們是永恒的,因為信念永存!

  昨天永遠屬于過去,今天就在腳下,讓我們銘記英雄先烈,去開拓美好幸福的未來,我們要以革命先烈為榜樣,珍惜學習機會,努力學好本領,弘揚革命精神,爭取今后能為祖國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貢獻。為譜寫祖國的繁榮發展的篇章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革命烈士們的英雄事跡 篇2

  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人。1922年8月加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3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1月,參與領導弋橫起義,創建贛東北蘇區,領導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10軍。先后任贛東北省、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紅10軍、紅11軍政治委員,中共閩浙贛省委書記。他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贛東北實際相結合,創造了一整套建黨、建軍和建立紅色政權的經驗,毛澤東稱之為方志敏式根據地。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后,潛回贛東北,恢復中共基層組織,組織農民武裝。次年1月領導弋陽、橫峰起義,進行游擊戰爭,開展土地革命,組織工農政權,創建了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和中國工農紅軍第十軍。歷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信江、贛東北省和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紅十軍代理政治委員、贛東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紅十一軍政治委員、紅十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等職。曾當選為中共第六屆中央委員,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主席團委員,并獲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授予的紅旗章。

  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與劉疇西率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北上,任紅10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至皖南遭國民黨軍重兵圍追堵截,艱苦奮戰兩月余,被7倍于己的敵軍圍困。他帶領先頭部隊奮戰脫險,但為接應后續部隊,復入重圍,終因寡不敵眾,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隴首村被俘。被捕那天,兩個國民黨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塊手表和一支鋼筆,只有兩個銅板。敵兵不相信,堂堂共產黨領導,竟如此窮酸。誠如方志敏所說: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在獄中,面對敵人的嚴刑和誘降,他正氣凜然,堅貞不屈。寫下了《清貧》《可愛的中國》等文章。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窩被五花大綁、英勇就義,當時才36周歲。

  1935年8月6日于南昌就義。遺骨現安葬于南昌市郊梅嶺。

  《可愛的中國》節選改編后被選入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教科書第三單元第一課。

  《清貧》被選入上海九年義務教育課本六年級第二學期第十一課。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Tags:革命烈士英雄事跡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