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網

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 年終工作總結 / 正文

精準扶貧年終個人總結(精選25篇)

2023-03-14 年終工作總結

精準扶貧年終個人總結 篇23

發展養殖業讓貧困群眾拔掉“窮根”發家致富,易地搬遷使全村村民搬離“窮窩”住進樓房……如今的天寶鄉張家山村人,信心越來越足,精神越來越足,干勁越來越足!

這一切的變化,得益于縣委黨校的精準扶貧。縣委黨校嚴格按照中央、省、市、縣精準扶貧工作要求,召開動員會,成立領導小組和以副校長王小斌同志為隊長,曾義學、王富禮兩位同志為隊員的扶貧工作隊,全體黨員干部人均包保3戶貧困戶,并選派王富禮同志為張家山村“第一書記”,長期駐張家山村開展扶貧工作。扶貧工作隊迅速幫助貧困村制定脫貧規劃、發展特色產業、實施移民搬遷,走出了一條切合實際、群眾歡迎的脫貧攻堅新路子。

細致調研“找窮因”

一入駐,工作隊長王小斌便帶領隊員連續數十天“扎”在村里,田間地頭查實情,農戶炕頭聽真話,尋找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路子。由于部分村民搬離張家山村,工作組甚至跑到村民現居住地尋找村民了解情況。

為了摸清農戶具體收支情況,做到精準識別,我駐村工作隊會同鄉、社區、村主職干部采取了“一訪二看三問四算賬”的措施。所謂一訪就是在走訪農戶之前先向其他農戶了解情況,做到心中有底;二看就是入戶后看房屋結構、家電配置和屋內基本布局;三問就是詢問走訪農戶土地山林面積、外出務工人員及務工地點、農作物收成情況、全年養殖情況等;四算賬就是根據市場經濟,對被走訪農戶全年的收支進行核算。

“窮的有多厲害?張家山村位于天寶鄉西南部,距離縣城約80公里,鄉政府15公里,海拔900米左右,全村78戶,289人。通過精準識別,在精準脫貧‘回頭看’中,重新確定的貧困戶為44戶,貧困人口133人。20xx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只有2200元,不足1000元的特困戶還有12戶51人。”摸清情況后,工作隊員曾義學如是說。

根據摸底情況,我們首先開展了人畜安全飲水工程建設,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飲水問題。飲水一直是張家山茶場的大問題,“下雨喝泥漿,天干飲陽光”,更不用說茶園灌溉。20xx年工作隊會同縣水務局,聘請專業人員負責具體施工,從貓子溝引水至茶場,全長約15公里,全程鋪設直徑約10公分的ps管道,并修建蓄水池、沉淀池等相關配套設施,從根本上解決了引水問題。同時把節余水源引至茶場山頂水塘,對茶園進行噴灌,從一定程度上提高茶葉產量和品質。

這件大實事讓村民對工作隊的信任感大大增強,說實情、提建議的多了,背后議論、徘徊觀望的少了,后續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科學編制了“整村推進、產業扶貧、項目到戶、責任到人”的發展規劃,準確定位了“路邊有住房、農村有產業,家家有項目、戶戶有大學生”的發展目標,詳細制定了以專業合作社為形式、以種植、養殖產業為重點的脫貧計劃。

“四雙”幫扶“除病灶”

建檔立卡工作把貧困對象找出來后,如何確保把包括扶貧政策在內的各項惠農政策落實到位,切實解決好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不僅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兩學一做”的要求,也是精準扶貧開發工作的現實需要。為此我校13名黨員領導干部對張家山茶場44戶進行對接幫扶。幫助農戶成立了遠景茶葉合作社,與天潤農業合作社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解決了農戶產業發展單一的問題,實現了農民增收。目前,全村有3家企業進村從事農業產業開發,流轉土地、山場200多畝,吸納30余名農民成為股民或產業工人。

“程校長,自打你們來村里,讓我這個老農民心里熱乎的很啊!”貧困戶馬正國說道。張家山茶場貧困戶馬正國是黨校常務副校長程從軍同志聯系的貧困戶,在對接后,發現馬正國所住房屋實屬危房,家徒四壁。為此程校長多方奔走協商,解決馬正國住房問題,并送去家用電器。

過去,“逢年過節送錢送物、年年扶貧年年貧”。為此,縣委黨校精準扶貧工作隊因地制宜為每戶制定脫貧計劃,扶貧先扶志,依托產業扶持助農民增收。貧困戶錢友德系黨校副校長王小斌聯系的貧困戶,對接后發現錢友德媳婦患有嚴重的眼疾,錢友德作為家中主勞力,無法外出務工,看到這種情況,王校長為其送去3頭黑毛豬,該戶人均年增收1000余元。至今,縣委黨校幫扶干部20余次深入貧困戶,累計走訪貧困戶600余次。

“讓干部生活在群眾當中、讓群眾生活在組織集體當中、讓支部建在百姓心目當中”。縣委黨校多方籌資,為茶場建起農村書屋,目前圖書總量約20xx冊,計劃在20xx年新修建村委會。今年新發展黨員5人,培養1名大學生為村后備干部,配備1名婦聯主任,解決了村干部力量不足的問題。同時結合“兩學一做”活動,由單位駐村“第一書記”、黨校教務科長王富禮同志為張家山茶場兩委和黨員做《深入開展“兩學一做”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主題黨課。

扶持產業“拔窮根”

因地制宜扶持重點產業。張家山現有的20xx余畝茶園老化情況嚴重,黨校駐村工作隊聯合財政局對茶園進行規劃,累計修建約20公里的茶葉作業道,并對茶農發放200余噸茶葉肥,計劃在20xx年對老化茶園進行全面升級改造。通過一系列措施,20xx年茶農人均同比增收20xx余元。根據農戶實際和勞力情況,有計劃的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生豬、土雞、養牛業發展迅速。利用閑置土地新種植茶樹115畝,345000余株。駐村工作隊主動聯系天潤公司無償為農戶提供蜂桶、蜂種、技術,并開展技術培訓,農戶所產蜂蜜由天潤公司根據市場保護價進行回收。目前,200余桶蜜蜂在張家山安家,培訓養蜂技術人員20余人。全村有3家企業進村從事農業產業開發,流轉土地、山場200多畝,讓農民變成股民或產業工人。

易地搬遷“挪窮窩”

安居才能樂業。移民搬遷一直是張家山村最大的難題,也是村民最大的心愿。為此,黨校駐村工作隊與鄉村干部多次深入農戶做工作。按照“五進五不進”的工作要求,根據“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實際情況,駐村工作隊多次深入農戶,確定易地搬遷農戶28戶83人,主體建筑面積2325平方米。按照每人2500元的標準,戶均不超1萬的標準收取押金用于建房。最終確定“茶園美”、“茶葉香”兩處安置點。工作隊多次與農戶協商,簽訂了土地征收協議、青苗補償協議、房屋及附屬設施拆遷協議。目前征收土地、山林共計10余畝,解決了安置地建設場地問題。4月底,安置點開工建設,目前房屋建設進入全面施工階段,第一層已拔地而起,駐村工作隊嚴把質量關,每日在現場檢查指導施工,協調水、電、路建設,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精準扶貧任重而道遠,喝水不愁了,養殖起步了,新房動工了,但在王小斌看來,工作隊的任務還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接下來,工作隊將繼續將民生需求放在第一位,幫助貧困戶轉變產業發展模式,拓展致富門路,切實做到脫貧‘不漏一戶、不少一人’。讓村民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和希望。”

精品小說推薦: 昔日落魄少年被逐出家族,福禍相依得神秘老者相助,從此人生路上一片青雲! 我行我瀟灑,彰顯我性格! 彆罵小爺拽,媳婦多了用車載! 妹紙一聲好歐巴,轉手就是摸摸大! “不要嘛!” 完整內容請點擊辣手仙醫

網站分類
標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