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勵志 > 勵志故事 / 正文
勵志故事:聰明人還是糊塗點好
文/盧化南
為人處世,是精明一點好,還是糊塗一點好?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答案。但在實際生活中,精明是多數人所追求的,而糊塗是多數人所力圖避免的。但是,只想避免不見得就避免得了,所以常常有“弄巧成拙”的尷尬時候。既然弄巧反而成拙,不如當初索性糊塗一些,還可以少一點弄巧不成的難堪。
人們常說:宰相肚裡能撐船。當宰相就需要包容,包容必須有肚量。包容其實正是“糊塗”的本義,和泥水而塗之,就是“糊塗”。
說起糊塗宰相,人們最容易想起來的,就是西漢時的丙吉了。路邊有人鬥毆死傷,他不管;碰到一頭牛在喘息,他偏要去問。屬下認為他可能犯糊塗了,提醒他:“您這樣做不是貴畜而賤人嗎?”丙吉回答:“民斗相殺傷,長安令、京兆尹職所當禁備逐捕,歲竟丞相課其殿最,奏行賞罰而已。宰相不親小事,非所當於道路問也。方春少陽用事,未可大熱,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時氣失節,恐有所傷害也。三公典調和陰陽,職當憂,是以問之。”
丙吉的意思是,老百姓鬥毆,這件事是長安令、京兆尹這樣的官管的。宰相只是根據這些官一年總的政績進行考評,奏請皇帝實行賞罰就行了,用不著親自過問。而現在季節還不到大熱的時候,牛喘息可能是節氣失調,而節氣失調又可能導致災荒,這才是宰相份內應該管的。可見丙吉這個人,只是看起來糊塗,其實並不糊塗。
漢宣帝是武帝的曾孫子,衛太子劉據的孫子,小時候因為受衛太子劉據巫蠱案的牽連,被關在長安監獄里。當時丙吉正好負責審理這個案子,知道有隱情,對皇曾孫特別照顧,派了幾名女犯人專門哺育他。漢武帝病了,聽方士說,長安監獄里有天子氣,於是下令把監獄里的犯人都處死,當然也包括皇曾孫。使者夜間到監獄,被丙吉擋在門外。他說,無辜的人尚且不應該被殺,何況皇曾孫呢?僵持到天亮,使者沒有辦法,回去向武帝復命。武帝此時已過了心血來潮那股勁兒,聽說是丙吉這樣做的,也就不追究了,並且大赦天下。皇曾孫這才算保住了性命。
宣帝即位后,並不知道丙吉保全過自己的性命。丙吉自己也從來不說。後來有一個宮廷里參與其事的婢女,把這事講了出去,宣帝這才知道丙吉對自己有這樣的大恩,所以歷史上評價丙吉,說他“為人深厚,不伐善”。就是甘當“無名英雄”,不炫耀自己的功勞。
丙吉於皇帝有救命之恩,卻不肯讓皇帝知道,算不算糊塗,其實並非如此,反而可以說是丙吉精明的地方。霍去病是武帝時的名將,武帝死後,霍去病的兄弟霍光為大將軍,手握兵權,主持朝綱。漢宣帝就是他擁立的。對宣帝來說,霍光也是有大恩的。但是霍光死後不久,宣帝就將霍氏家族的人全部處死,一個不留。連司馬光都感嘆說:“遂使家無噍類,孝宣亦少恩哉!”可見皇帝是隨時可以翻臉無情的,雖有大恩於皇帝,一旦獲罪,仍不能免死,正是“伴君如伴虎”。丙吉雖然沒讓皇帝知道自己曾有恩於他,只憑他自己的努力,也已經當上了宰相,位極人臣,無以復加了。就算皇帝知道有恩於自己,又能怎樣呢?也無法給他更高的官做。何況這樣大的事,朝廷里知道的想必不止一個人,就算自己不說,就算那個婢女不說,總會有別人會告訴皇帝的,用不著發愁功勞被埋沒。出自他人之口,豈不是能使自己忠厚的形象更加豐滿?
中國歷史上,說起賢相,有兩句著名的成語,一個叫“蕭規曹隨,”一個叫“房謀杜斷”。“蕭規曹隨”說的是西漢時的宰相蕭何、曹參,蕭何制定規章,而曹參遵行不改;“房謀杜斷”說的是唐朝宰相房玄齡、杜如晦,房玄齡多謀,而杜如晦善斷。中國的盛世稱漢唐,而漢唐的名相首推這四位,說他們是中國歷史上最賢明的宰相,恐怕是不過分的。而其中這位曹參曹相國,偏偏就是一位糊塗的賢相。
曹參本是沛縣一名小吏,跟隨劉邦起家,攻城野戰,“身被七十餘創”,是一位勇猛戰將。曹參和蕭何本來關係很好,等到蕭何當上相國,兩人又產生了隔閡。可是蕭何臨死,偏偏推薦曹參接替相國;而曹參在山東一聽說蕭何死了,馬上就叫人準備行李動身,說自己一定要當相國了。
可見這兩人的自知、知人之明,都是非同一般的。
曹參當了相國,找了一些老實厚道的人當下屬,而把原來那些精明幹練之徒全趕走,然後就什麼也不幹了。“日夜飲醇酒”。別的大臣看他太不務正業了,想勸勸他,他不等開口,就強拉人家一起喝酒,把人家灌個不亦樂乎,什麼也說不出來了。惠帝看他這副樣子,也很不理解。但曹參是高帝時的功臣,又不好直接說他。就把他的兒子找來,讓他回去問父親:“高帝剛去世不久,現在的皇帝還年輕,您當丞相,整天喝酒,是不是嫌皇帝少不更事,不值得您輔佐呢?”但不許說是皇帝讓問的。兒子回去問曹參,曹參把兒子打了二百鞭子,發怒說:“國家大事沒你說話的份兒!”惠帝沒有辦法,只好說,是我讓問的。曹參這才免冠謝過,問惠帝道:“陛下自己覺得您比高帝如何呢?”惠帝說:“哪兒敢比呢?”又問:“那麼您看我比蕭何怎麼樣?”惠帝說:“您似乎比不上。”
曹參這才說道:“陛下之言是也。且先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曹參為相三年,老百姓歌頌道:
“蕭何為相,順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靜,民以寧一。”
當宰相的日飲醇酒,不理政務,不能不說是糊塗;知道自己本來就是塊糊塗料,索性於糊塗之中而求大治,又怎能不說是智慧過人呢?假使這位曹相國偏不服氣,一定要改弦易轍,干出點屬於自己的政績,那會怎樣呢?恐怕非亂套不可。有些人,就常犯這種毛病。新官上任,生怕別人說自己無能,三把火亂燒一氣。這樣惹出的亂子,見得還少么?
在中國封建時代的傳統觀念中,天子上庸天命,不是凡人所能作的,而宰相身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凡人取得成功的最高典範和楷模。(www.lz13.cn)宰相尚不免於糊塗,何況常人呢?世界是複雜多樣的,橫看成嶺側成峰,沒有一成不變的事,沒有一定的不移之規,不可能像想像中那樣涇渭分明。所以人生要學會“糊塗”,在糊塗中尋找人生的哲理與智慧。
糊塗學其實是關於人的智慧,它包括了知、情、意三個方面的綜合體現。在“知”的方面,“糊塗”就是承認人的認識的局限性,不過分地依賴和賣弄自己的智慧。勿恃小智,勿弄奇巧,息競爭心;它包含了大智若愚、藏巧於拙、順乎自然無為而治、謹言慎行因勢利導、精益求精善乎其技、虛心納諫博採眾長、居安思危留有餘地等範疇。在“情”的方面,就是安貧樂道,隱忍退讓,息貪慾;它包含安守本份勿事強求、淡泊名利寧靜致遠、樂天知命知足常樂、隱忍退讓與世無爭等等。在“意”的方面,就是淡泊明志,立身端方,寧清正節;包含寵辱不驚功成不居,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守正不阿潔身自好等等。
“糊塗”的範疇是異常廣泛的,與其盡述,不如在人生道路上親自加以體驗。
人生感悟:
為人不可過於聰明。最好是謹慎一些、含蓄一些,心機用得過多,便容易不得要領,或自壞其事,或自相矛盾。聰明是件好事,賣弄學問卻不然。
- 上一篇:勵志故事:教授的第一堂課
- 下一篇:勵志故事:不要表現得比別人聰明
猜你喜歡
- 2023-04-16 8個愛國經典小故事精選范文 你會寫八個
- 2023-01-03 講給女朋友聽的睡前故事10篇
- 2023-01-03 15名晨會員工激勵小故事晨會分享30個正能量故事
- 2023-01-03 少兒有趣睡前故事大全最新10篇
- 2023-01-03 可愛的故事大全哄女朋友10篇
- 2023-01-03 哄睡故事女朋友寵溺版10篇
- 2023-01-03 女朋友睡前故事大全10篇
- 2023-01-03 2023年暖心勵志兒童睡前故事10篇
- 2023-01-03 最新勵志的睡前故事精選10篇
- 2023-01-03 小邊帶給你哄孩子睡覺的童話故事
- 標簽列表
-
- 支付寶 (6798)
- 工作總結 (5700)
- 小學六年級 (5547)
- 小學五年級 (5464)
- 初中初一 (4092)
- 小學四年級 (3710)
- 祝福語 (3481)
- 小學三年級 (3320)
- 名著讀后感 (3218)
- 讀后感 (3098)
- 高考滿分作文 (2742)
- 讀書心得范文 (2703)
- 500字 (2409)
- 550字 (2369)
- 小學一年級 (2297)
- 450字 (2272)
- 400字 (2258)
- 小學二年級 (2256)
- 600字 (2155)
- 我的世界(Minecraft) (2142)
- 讀后感600字 (2138)
- 年終工作總結 (2111)
- 800字 (2009)
- 350字 (1982)
- 高考 (1945)
- 650字 (1922)
- 工作計劃 (1878)
- 工作總結范文 (1865)
- 300字 (1832)
- 高中高三 (1788)
- 個人工作總結 (1749)
- 讀后感500字 (1746)
- 700字 (1639)
- 初中初二 (1634)
- 原神 (1567)
- 塞爾達傳說:王國之淚(The Legend of Zelda: Tears of Kingdom) (1549)
- 250字 (1489)
- 1000字 (1488)
- 750字 (1484)
- 讀后感范文 (1483)